则消息,众多业内人士、专家教授都撰文评论这一文件,普通影迷对此也是议论纷纷。对于《备忘录》所有人分成了两派,乐见竞争派和忧心忡忡派。
影评人谭飞认为:“一年的电影排期就那么多,电影与电影之间的竞争就是空间的竞争。更多好莱坞大片的进入,特别是3d和iax电影,会压缩国产电影的空间。像《钢的琴》这种小成本电影放在以前还能够挤得上档期,未来就不得而知了。”
光线影业宣传总监荣超的看法代表了很多华语电影人的观点:“每年40部分账片,意味着平均每个月会进来至少3部,也就是说每个档期华语片都会遇到分账片,要扣除国产电影保护月,那意味着更多华语片将挤破头自己拼自己,中小成本更难运作,华语大制作的投入成本将更高。”
国内各个院线对增加好莱坞配额都拍手叫好,进口片引进数量增加,更多优质海外大片进入国内,对国内观影人群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院线收入肯定会大幅增加。
世纪巅峰旗下嘉禾院线总经理高君直言:“虽然国内银幕数总量大幅度增加,但2011年黄金时段的单块银幕销售额涨幅比2010年下降了,对于院线而言,好莱坞大片更能够在这些时段提高票房。可以预见,《备忘录》将引发国内更高速的影院建设。”
魔都联合院线副总吴鹤沪则表示:“进口大片配额的增加,表明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产业发展利大于弊。中国电影必须跟随时代步伐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突破性进步。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和好莱坞分账大片相竞争,也许会迅速逼迫片方和创作者提高国产电影的品质。改变现状这一天到了!”
南方新干线总经理赵君表示:“现在观众选择电影越来越理性,看电影更注重电影本身的品质和口碑,而不是单纯看他们是不是进口的。今年好几部好莱坞分账大片,本来我们影院以为票房会很好,没想到观众不买账。而像国产小成本影片《失恋33天》,因为品质和口碑好,却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