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影教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8章 结构革新(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几乎所有《未来启示录》的影评都会用大量的笔墨分析电影结构,不少影评认为这是昆汀的《低俗小说》之后,电影结构的又一次革新。

    1994年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年,这种说法当然有些夸张,比1994年更牛的年份并不是没有,但1994年确实是电影大年,在这年出了很多好电影。而在这一年的所有电影中,影史地位最高的无疑是昆汀的《低俗小说》。

    在《低俗小说》之前,类型片在叙事上严格遵循因果关系,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事件序列;而《低俗小说》打乱事件出现的时间顺序,形成的闭环结构是对类型片语言的彻底改写,《低俗小说》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本质上是对再现体制话语规范的颠覆,是对电影结构的一次革新,影响了后来的一批电影,因此《低俗小说》影史地位极高。

    如果说《低俗小说》是典型的圆形结构,而将宋词的结构引入了电影的《未来启示录》则是对称结构,同样是对电影结构的一次革新,自然受到影评人的热烈追捧。

    《视与听》的主编尼克-詹姆斯盛赞《未来启示录》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不过尼克-詹姆斯不像波德维尔那样精通东方文化,对电影结构的分析也不像波德维尔那么深入,他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视听语言上。

    尼克-詹姆斯在文中写道:“古典战争影片多用远景、全景镜头,以及长镜头展示历史的广阔背景,空间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这种战争片气势很足,波澜壮阔。从视角来看,镜头是架设在战场之外的,观众是以旁观者角度审视战争,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缺陷,观众的代入感和临场感不够,缺乏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感。

    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完成了对战争片的革新,将战争片从古典带入了现代。其实斯皮尔伯格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摄影机放在战场中间,大量采用主观镜头和手持摄影,让观众仿佛真的置身战场,具有极强的临场感。这种影片虽然在战争的宏大气势方面有所欠缺,但是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