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兰、瑞恩-库格勒,还有《聋哑部落》的导演,这些年轻导演将张然视为精神导师,随着这些年轻导演逐步成长,张然的影史地位会越来越高!
影史地位跟奖项没有太大关系,决定影史地位的是粉丝。当然,这个粉丝不是普通人,而是影评人和导演。为你写文章、为你著书立说的影评人越多,视你为精神导师,从你的电影中得到启发的导演越多,影史地位就越高。
李鞍拿奖无数,但影史地位并不是特别高,远不如王家卫、侯孝贤和杨德昌,关键就在于李安的粉丝中影评人和导演少,没有多少导演学李安,也没有多少影评人为李安著书立说。侯孝贤的情况不同,他虽然奖项不是太多,但贾樟柯、是枝裕和等中外名导都以他为精神导师,他们的电影都深受侯孝贤的影响。有这么多知名导演为侯孝贤背书,侯孝贤的地位自然就高了。
张然也是这个道理,张然的电影备受影评人青睐,有大卫-波德莱尔这样的理论家为他背书;在年轻的导演中,又有多兰他们这些追随者。可以肯定,随着张然的迷弟迷妹们逐步成长,张然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走上舞台后,她要颁发的是评委会大奖。
现在整个颁奖礼只剩最后两个奖项,评委会大奖和金棕榈大奖;而到场的剧组也只剩两个,《冬眠》和《烈日灼身》剧组,谁是今晚的大赢家就在此一举,现场气氛骤然紧张。
新闻中心的记者和影评人,电脑和电视机前的影迷们都屏住了呼吸,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
抱着女儿坐在电脑前看直播的张婧初,此时也有些紧张了,手握鼠标不住的刷新屏幕。
简-坎皮恩站起来,打开了手中的获奖名单。她知道获奖电影是哪一部,但还是看了一眼名单,确认了一下最终的结果,微笑着宣布:“获得评委会大奖的是《冬眠》!”
镜头切给了《冬眠》剧组,剧组的演员们都站了起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