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影教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4章 院线反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已经做过了两次,这次终于有其他人站出来了。去年《黄金甲》卖给北美发行商,跟北美谈的分帐比例是我们65%,他们35%,然后随着影片票房越来越好,我就降低分帐比例,这样才是良性的。”

    今年贺岁档的主力《投名状》的导演陈可欣表示:“提高分账比例会刺激提高影片质量,同时,只有提高影片质量让更多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进电影院,提高分账比例才会更有意义。因为总票房高了,制片、发行和院线才能分得更高的利益。”

    发行方认为院线赚走了大头,叫嚣着要多分钱,但院线方面觉得很委屈,我们成本也大,我们压力也很大,他们也纷纷通过媒体传达了自己的声音。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余超向媒体叫苦:“首都电影院建立初期影院的房租基本上只包含200万到300万元的保底费,再加每年10%左右的票房分成,但2007年北平影院房租普遍涨到2006年的两倍。近两年,影院为争取用地,拿出20%甚至更高的票房分成作为房租也非常普遍,我们压力真的很大。”

    赵君也是同样的观点:“现在影城地租不断上涨,至少涨了3倍以上,中影南方新干线目前的月租大概是每平方米150元到160元;器材设备价格也在上涨,以前胶片机约为18万元一台,现在换数字放映机每台要38万元,数字放映机的氙灯一般只能放映2000小时,每更换一盏氙灯就需花费好几千元。”

    新影联院线董事长姜光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000万元票房收入的影城并不多,中型影城的票房收入一年也就1000万到1500万元,除去300多万元的地租、500多万元的器材折旧以及200多万元的人力成本、200多万元的水电费用,最终获利很少。”

    网友们本来是幸灾乐祸的看双方掐架,反正是看热闹不怕事大,觉得双方打起了最好,但很快有业内人士表示,发行和院线这张之争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转嫁到观众身上,电影票价可能会上涨,这下网友们也感觉到压力了。

    张小北在微博上表示:“不管你们双方怎么争,都不要涨价,要是电影院借这个机会涨票价的话,那贺岁档的片子我一个都不买票看!”

    网友最爱孙燕姿1990声称:“作为观众,我不关心你们谁对谁错,我只想知道电影票价会不会涨,现在票价真的已经很高了!”

    网友无双361留言表示:“本来现在国产电影就看得少,如果你们还因此提高国产片的票价,那我就只能不看了!”

    11月29日下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院线在深圳举行紧急会议,国内十三家院线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

    赵君作为带头大哥,首先起来发言:“各位,这四个点不光是利益问题,更是原则问题。现在考验大家意志的时候到了,在小利面前退缩,还是在中长期的利益和原则面前挺起腰杆,在于你们的选择,这是一场战争!”

    “说实话,四个百分点不是给不起,但他们这个态度我们万达坚决不接受!”

    “跟他们干到底,我们在亏,他们也在亏,不放他们五家的电影,我们还可以放其他电影公司的电影,我们还怕他们吗?”

    “他们这些拍电影的说电影成本越来越高,这是他们自己没有控制好演员的片酬,有些甚至占到制作的一半以上,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凭什么转嫁到我们院线身上?”

    “赵总,你就说怎么办吧!”

    赵君看向吴鹤浒,见他冲自己点头,便道:“他们发行搞了个联盟给我们发通知,那我们院线也搞个联盟,给他们发个宣言,不过该谈的我们还是要谈,只是在谈判的同时也要努力拆散他们的联盟,各个击破,五个发行公司里,中影我们惹不起,世纪巅峰太有钱,不容易打不垮,另外三家比较弱,其中博纳的《投名状》上映时间最早,而华谊跟世纪巅峰矛盾很深,他们是我们的突破口,如果对方始终不松口,我们就盯着博纳和华谊打,只要拿下一个,他们的联盟就土崩瓦解了!”

    众院线老总觉得此计甚妙,无不笑着齐声鼓掌。

    会议结束后,与会院线通过媒体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五大发行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能接受,并指出了发行公司的八大错误:

    第一、不懂规矩,不以协商的态度,而以“通知”的态度对待市场的一方;

    第二、不懂合作,修改分账比例的做法没有通过发行放映协会,缺乏行业合作精神;

    第三、不懂历史,分账比例沿袭很长时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