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内适合改编成大片的作品,我觉得有《诛仙》,还有《鬼吹灯》也挺合适的。”
张然觉得这个学生眼光不错,微笑着点头:“说得很好,商业大片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一部大片失败,那么公司都可能破产,这种例子好莱坞特别多;所以好莱坞投资大片会比较谨慎,而改编的作品有粉丝基础,风险要小很多,所以最近几年好莱坞电影改编和翻拍的作品越来越多,当然,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原创越来越少。刚才曹瑞提到的《诛仙》和《鬼吹灯》版权都在世纪巅峰的手中,在未来四五年内,两部小说肯定会搬上大银幕,在座诸位说不定到时候也能够参与其中。”
在场学生有不少人喜欢《诛仙》和《鬼吹灯》的,听到这话,顿时变得激动起来。这两部小说要是交给其他公司,拍烂的可能性很大,但让世纪巅峰来拍肯定没问题。
张然继续道:“我们回到米达斯公式,公式的第二条是,电影以儿童或者少年为主角。第三,电影要有童话一般的故事框架,主角原本是软弱的年轻人,历经艰险、脱变,最终找到人生方向,成为强大的英雄。那么我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主角要是儿童或者少年,为什么要有童话一般的故事构架?”
有学生站起来回答:“美国那边青少年是主要的观影群体,是票房的主力军,每年最重要的档期是暑期档,因为学生放假了,有大把时间看电影。”
张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我给大家一个去年的统计数据,北美、18岁以下的观众,占到总观影人次的24%,而18-24岁的年轻人占22%,两者加起来,观影人次达到46%、,抓住了这两个人群体,就抓将近一半的观众。现在我的问题又来了,请问中国的观影主力是哪个年龄段的观众,和美国有区别吗?”
整个现场有人沉默,有人思索,有人小声议论,却没有一个人举手,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这个结果倒是在张然的意料中,就道:“在座的诸位有学导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