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仙正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将有大变(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玉清山,钟楼,聚仙钟响。

    咚咚咚——

    连响七十二声。

    此钟响时,声闻三界,天地人鬼神响应。

    不管身在何处,但凡是名列玉碟的玉清弟子,听到聚仙钟后都会立刻放下事务,赶回山门。

    即便不能回山,也一定要回信山门处,说明情况。

    在一片幽远的钟声之中,玉清门人已经各自到齐,云集舞剑广场之上。

    “聚仙钟上次响时,还是蜀山掌门到访,那时也不过敲响了二十四声,这次怎么一直在响,都过五十声了。”

    “听说上次有长老坐化时,只想响了十七下,掌门死了或许才会响五十多下吧?”

    “……胡说八道!掌门真人可是得道地仙,就是下次天劫也还差着五六百年,少说还有上千年的寿数呢!”

    “会不会是玉长老找了双修道侣,特此宣告?”

    内门弟子们纷纷交头接耳,趁着长老首座们还没有到来,他们还能随意一些。

    真传弟子站在前排,和内门弟子不在一处,显得泾渭分明。

    寥寥八人,各自站定一处,也不怎么和人说话。

    内门跟真传,又是一番天地。

    到了真传,地位上已经不逊于普通长老,甚至修为上还有超出。

    真传弟子,是历代首座的候选,将来都是有望执掌正殿的存在。

    内门弟子,无论是修为还是眼界,双方都是相差不止一级。

    彼此之间,真的很难有所来往。

    龙不与蛇交心,正是如此。

    往往一次闭关十几年过去,内门弟子已经换了一两代人了……

    真传弟子,个个都是散仙修为,青春不老,寿命长久都存在,已经非是凡人……

    不久,几位首座长老,并掌门来到广场上。

    见到师长到来,在场弟子都屏气凝神,肃然而立,整齐划一站成行列。

    掌门真人扫了一眼,见人数不多不少,就点点头,示意司仪长老。

    得了示意,司仪长老上前一步,朗声道:

    “吾派太上长老今日出关,众弟子随我等在此等候!”

    太上长老?

    那是谁?

    在场弟子无一知晓。

    眼看下方又有混乱的苗头,司仪长老又说。

    “不可肆意喧哗,不得交头接耳!”

    “尔等静候便是!”

    这边司仪长老还在介绍迎接太上长老出关的仪式、规矩,台下的弟子不论修为高低如何,都就近坐下,静心聆听。

    台上,一片蒲团,诸位长老掌门盘膝而坐。

    掌门真人一声轻咳,轻声对几位长老示意。

    “几位首座,这位太上长老闭关已有千余年,贫道实在是陌生,不知几位所掌殿中可有记载?”

    玉清道有三上殿,三中殿,六偏殿,各处殿中都有前人笔记、传记以及一些传承的道器。法宝、秘术。

    掌门一脉,其实权威并不很大,很多时候还是要和各处首座商议。

    这次的太上长老,掌门完全没有了解,只是今日清晨才得知,匆忙之下翻阅记录,所得有限。

    趁着还有片刻,总是要多了解一点才好。

    两千年前的师门长辈,那时还不叫玉清道呢!

    果不其然,掌门这话刚落,就有一位长老出言。

    “贫道肃广殿之中,有所记载。”

    “这位太上长老,正是四代师祖,甄家甄琴,那时玉清道尚是玉清盟,这位师祖便是而今陈州苏华府甄家先祖。”

    “传记之中有载,这位甄琴师祖,乃是一位人仙。”

    “当年玉清盟之中,有三大姓,贾,甄,明,以武道闻名于世,都有人仙坐镇。”

    “玉清盟草创未久,时值天下风云际会,王朝兵乱,甄师祖临危受命,接任盟主,一举扫荡七十六路山寨,定下玉清山基业,是为创业之祖。”

    听到甄家,在场长老就一阵牙疼。

    “最近江南那边甄家跳脱得很呐,莫非他们预先知晓了此事?”

    若是如此,甄家所为就能理解了。

    有这样一位人仙坐镇,便是裂土封建,称侯建国也未尝不可。

    “应当是这样。”

    边上一位首座长老接过话来。

    “三月之前,我曾劝过甄家族长,可以助他转移族中有志青年,远走海外,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