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用,这就是所谓的照看子孙家人。

    华亭三杰拒绝了两个,只剩下徐光启。

    徐光启是历史上比董其昌,陈继儒更有名,而且是个事功务实之人。

    现在徐光启较陈继儒,董其昌二人,尚且名声不显,也没听说过哪位官场大牛招揽过。

    所以林延潮就打算抢一个先手。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结果仍是被拒绝了。

    拒绝原因是,父母尚在,不敢远离。

    话一般到了这里,也就打住了。林延潮却打听他家庭状况,听说他本来家里很有钱,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务农为生。

    林延潮听此后命人送去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后,徐光启十分惶恐,亲自来归德见了林延潮一面,将家里情况说了一遍。

    说他的祖母徐氏刚刚病故,去年他家里又遭了水灾,父母又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徐家上下是靠他一个人撑着,他是无法远离家中。

    林延潮听他的说明,知道此人确实至孝,自己看来是又招揽不成了。

    如此与其强留,倒不如留一个缘法,于是林延潮再拿给他十两银子。

    这钱犹如雪中送炭,令徐光启十分感动。

    徐光启的十动然拒,令林延潮对华亭三杰的招揽彻底失败。于是林延潮心想与其继续在挖历史上名人的事走下去,真是事倍功半。

    倒是自己不争不抢下,孙承宗,陶望龄,郭正域,袁可立,左光斗主动上门。

    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与其挖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呢?

    林延潮当年读书时,就十分敬佩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幕是有手腕的,他幕僚团阵容,唯有胡宗宪可与他相提并论。

    但二人当时都已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请不来。而自己虽有三元名声,但位不过知府,要真请到如董其昌,陈继儒这样的一流人才,还是不行的。

    特别是有功名的人,都是喜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