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五十五章 突击检查(第1/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归德府这一次风波,随着府试弊案的结案,最后是以赵家服输,当地豪强按照朝廷律令缴纳夏粮,漕粮最后结束。

    林延潮主政后,可谓大获全胜。

    随即就是黄河伏秋大汛,今年的水情介于万历十一年及万历十年之间。

    虽说没有万历十年那次,整个黄河南北决堤,千里泽国的景象,但对于两岸官员,百姓却又一次遭了大水。

    大明享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黄河水灾对这个帝国的频率,不是,五年一次,也不是三年一次,也不是两年一次,而是惊人的一年两次。

    这一次黄河水灾,来势汹汹。

    最后南岸决堤,陕西,河南数郡成为泽国,大水所过之处,屋舍田地尽数被淹。

    消息传出天子震怒,欲问罪河道总督李子华。

    而李子华上表自辩,将黄河决堤的责任都推脱在漕运与河道相互不统属,保漕不保河,保漕不保河,二者实难兼顾。

    李子华将锅都丢给了漕运,又花钱打点,最后天子下旨李子华治河三年,有负天恩,本欲罢官抄家,但念及大臣体面,改令致仕。

    李子华最后可谓逃过一劫,令众官员齐呼不公平。李子华治河三年,将河道搞成了什么样子大家是都知道的。

    不说贪污河工公款,而且还令沿河官员到他指定的料家那买河工料,今年河水泛滥,李子华你难辞其咎,但天子就这么饶过他了,实在是令贪官逍遥法外。

    不过李子华在河道任上所作所为,仍是激起了民怨。

    他返家路上,不知何人将他的路途消息泄露,于是他的官轿在驿站遭遇遭灾百姓围攻。李子华不得不化妆成百姓逃脱,回乡后不过一年即郁郁而终。

    李子华免职后,朝廷各部商议,为了改变漕运和河道互不统属的局面,于是决定设一大员,总理河,漕二事。

    也就说朝廷不再分别设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了。而是将河道,漕运两衙门合并,归于一名官员管理。


-->>(第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