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六十六章 遇风云而纵四海(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司官之政柄,吏科都给事中可以监察,但一般不会对人选指手画脚。

    不过吏科都给事中没有提名权,也无法制定规则,但是人家有一票否决权。

    既是对方即提了出来,但就不得不慎了,万一让吏科给事中动用封驳之权,那么吏部上下都是很难看的。

    这几人都是当今大僚,讲究的是气度,意见相左时,也不会如卑官那般当面争执。

    沈一贯这时候笑了笑道:“敢问都谏,你觉得林知府何处不可?”

    齐世臣捏须也是一团和气地道:“沈学士,从考绩来看,林知府无可挑剔,但从清望而言,却是白璧微瑕。”

    “清望?”沈,“当初林宗海为翰林时,上天下为公疏,此事天下仰之。齐都谏之言实令吾不解。”

    齐世臣道:“此一时彼一时,沈学士,可知林宗海在归德时之所为?林三元至归德府后,因匿几百顷淤田之事,到现在都没有说法,就依选官的八目而论,这廉字就未必足称。”

    “而且为了疏贾鲁河,还给宫里中官刻石立碑,并与开封府官员生了不少过节,不能持廉,反而媚上,与临府官员屡生争议,这几件事说来,令我等不得不考虑再三。”

    齐世臣一口气说了几个原因然后又道:“本都也不是反对,只是待一一考察清楚,我们再向天子举荐,如此不更显得各位大人慎重之意吗?对于士林也是一个交待,也是还林府台一个清名。”

    齐世臣已经说完自己理由。

    杨巍沉吟,齐世臣态度也不是很坚决,他言下之意,吏部若推举林延潮,此人也不会动用封驳权,但是你们好歹要给我一个交待吧。

    身为推举人,沈一贯第一个道:“都谏过虑了,疏河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于事功哪个不遭人争议的,但畏于争议,难免官员们都不要办事吗?吏部推举林知府就是还他一个清白,免朝小人攻讦。”

    陈有年也是道:“不错,林知府在士林里名声很好,又是当今大儒,他若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