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辅王家屏入内。

    三位阁臣一见天子即道:“臣等叩见陛下。”

    天子问道:“几位阁臣齐至,可是有什么事?”

    次辅许国一脸喜色道:“启禀陛下,这是河道总督潘尚书刚刚奉上河南水情。”

    说完许国奉上奏章。

    天子接过奏章道:“哦?”

    三位阁臣一并拜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黄河大水退了!”

    “退了?”

    连申时行也是惊喜道:“当真?”

    “启禀元翁千真万确,这是潘尚书刚刚送来的奏章。”许国禀告道。

    天子又惊又喜道:“这几个月,朕睡不实,寝不安,就是担心一夜醒来大水决堤,河南山东成为一片泽国。眼下大水居然退了?这都是列祖列宗之庇佑。”

    说到这里天子喜不自胜,随即又道:“多亏申先生向朕举荐了潘季驯,潘卿任河道总督不足一年,但能平定大水,保黄河下游各省无恙,实乃大功。朕要嘉奖他,也要赏好好几位阁臣!”

    天子迫不及待地看着奏章。

    申时行在旁道:“微臣哪里有什么功劳?陛下为此事斋戒数日,诚心上感天地,这数月来陛下为治水之事殚精竭虑,我等臣子见此哪个敢不尽力。”

    天子仰天大笑道:“申先生,不要给朕戴高帽子,有功必赏,过过必罚,否则不足以正朝纲。”

    申时行斟酌了一会道:“启禀陛下,若陛下真的要赏,不如好好赏潘尚书吧,还有荆石,这一次是黄河水情之事,都是由他在内阁居中运筹。”

    荆石是王锡爵的号,但见他出班道:“臣不敢居功,这一次治水之事多仰仗皇恩浩荡,也有元翁统筹,臣不过听命办事,哪敢分功。”

    天子见申时行,王锡爵二人谦让,笑着道:“申先生,王先生你们不要推辞来推辞去。你们二人是同科进士,同朝为官,现在又列阁臣,国家大事由你们商量着办,朕放心。”

    “你们几位阁臣的封赏,朕立即命张宏他们拟旨,眼下要厚赏潘卿才是!你们几位阁臣议一议,朕要下旨昭告天下,晓谕臣民!”

    许国笑了笑道:“陛下,潘河督上了两份奏章,一份奏章自谦没有功劳,还有一份则是保荐这一次治河有功的官员,一共一十七人!”

    天子点头道:“潘卿真纯臣,朝堂上有几位先生,还有潘卿在,朕何愁天下不能大治,将潘卿的奏章拿过来!”

    许国当下将奏章奉上。

    天子打开奏章,名单上十七人一个个都竖名在列。

    天子先草草过目之后,回头指着奏章首处一个名字道:“这名单第一名的何润尧是什么人?朕怎么没听过?”

    许国奏道:“启禀陛下,这何润尧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在地方为官十余年,今年方从别驾升任归德同知,并暂署府事。”

    天子讶道:“甲科出身,却当了十几年地方官,之前吏部为何都没有考选他?让如此人才埋没在地方?”

    几位阁臣都是默然,隆庆二年进士里的王家屏,都担任内阁大学士,二品宰相了。但他的同年居然之前只是六品別驾。

    “怎么?”

    许国道:“听闻他之前因事触怒过前元翁张凤磐,具体什么情由,倒是不清楚。”

    王家屏听了看了许国一眼,倒是没说话。

    反而是申时行道:“都是官场上子虚乌有的传言,不可当真,此事待臣问过吏部,再禀告陛下。”

    天子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这事朕不计较,潘卿将此人列在第一,不会没有道理。”

    然后天子又看第二人笑着道:“此人朕认识,河南右布政使付知远,当年被马玉打伤的就是他吧,舍生忘死,为民请命。他的名字,朕还写在文华殿屏风上。”

    王锡爵道:“各省之中,河南灾情最小,付大人统筹治河之事,当然居功不小。而且臣听说此人为官十分清廉,就是潘河督不说,臣也打算将他举荐给陛下。

    天子欣然道:“连王先生都这么说了,肯定是错不了,真是不枉了,朕当初钦点他为河南右布政使。”

    众阁臣齐道:“这都是陛下识人之明!”

    天子龙颜大悦,点了点头,看向第三人,然后又问道:“这黄越又是什么人?”

    王家屏道:“启禀陛下,现任归德府府经历。”

    “府经历,这是几品官?也负责治水之吗?”天子讶异。

    “正八品,乃府下卑官,本职是掌文移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