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对众人的质疑反对,林延潮倒是第一个表示支持。

    不少翰林不由心底嘀咕。

    林延潮虽不是掌院学士,但侍讲学士权威亦是很重,而且大家同在一个衙门,没有理由因为这件事直接反对林延潮,撕破了脸皮,破坏了同僚间的和睦。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不少翰林不认同将策问拔至与经术并重的地位。

    这是大明开国两百年来的定制,一直都是这么考的。

    林延潮欲改变这个规矩,很显然是为他事功之学扫清障碍,然后在会试中给自己的门生开后门。

    林延潮欲以他侍讲学士的权威,强行要在翰林院里通过此议,他们口服但是不能心服。

    就在这时一名翰林起身反对。

    众人看去不是别人,正是詹事府右庶子赵用贤。

    林延潮心知此事必掀起轩然大波,不会一帆风顺。赵用贤站出来反对,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赵用贤此刻心想,万历十一年的会试,张四维申时行等首辅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强行让他们中了进士。

    此事被魏允贞冒死上疏捅破。

    而这一次会试,申时行改套路了,直接照顾门人了。

    赵用贤一贯反对申时行,他认为林延潮出面,背后必是申时行的阴谋。

    赵用贤道:“礼部试里,重头场已是惯例,这么多年来以经义题目为主,是好是坏,众考官们早有一套的章程,并非由一人独断,策问辅之则可。”

    “若将策问提至与经义并重的地位,那么策问题目好坏,以何为绳?现在距离会试只有三个月,骤然更易规程,那么在举子中有何反应,林学士心底有数吗?”

    赵用贤的话还是说到翰林心底的,不仅仅是他与林延潮品秩相当,说话很有分量。更重要是他的话说到大家心底。

    科举这么多年,经义题的高下,大家一眼都可以看出,你不能将一篇三等的卷子强行说成一等,也不能将一等的卷子强行贬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