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来(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院议在翰林院里的通过,自然并非是一帆风顺。

    林延潮一番话,取得不少原先中立的翰林,或者是本就对事功学心存好感的翰林支持。

    这总算为自己拉到了一班人。

    不过在这翰林院的院议里,最后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林延潮依靠自己侍讲学士的权威,以及掌院学士张位的支持下,勉强通过了。

    院议里将策问提至与经义并重的地位,然后由张位领衔上奏天子。

    至于礼部那边的部议,这提案当然是被否定掉了。

    郭正域虽是礼部官员,但毕竟只是观政主事,还没转正,所以在礼部人微言轻。

    但听郭正域事后告诉的林延潮。

    这提案在礼部的反对反而没有翰林院那么强烈,那是因为礼部尚书沈鲤表示了欣赏赞同,他认为现在经义取士确实有很大的弊病,让举人们更侧重于经世致用的学问,也是一个革除经义取士积弊的办法。

    不过沈鲤虽这么说,但态度并不坚定,反而礼部里大部分还是支持理学的官员,而部议里礼部给事中那些言官有几人与申时行不对付。

    所以礼部部议毫无意外对策问表示了反对。

    对于这个结果,林延潮没有丝毫意外,反而对礼部,以及沈鲤的支持,感到一点意外。

    沈鲤可是真正的理学大儒,又执掌礼部,没必要因此事支持自己,但沈鲤对于事功之学却抱着一等包容接受的态度。

    穿越前听说明儒迂腐,现在看来有点偏颇了。

    儒学学风大体包容,当然前提不是不碰底线。

    王阳明创立心学时,许多理学大儒都跳出来批评,但批评归批评。

    心学的读书人照样读书做官,在反对最激烈的时候,好几个奉行心学的官员入了内阁,甚至当了首辅。

    经济发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特别在苏,吴,各等新思想迸发,不仅是自己事功之学,甚至如气学,也油儒学内部想要挑战霸主地位的理学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