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谢greenyuxuan书友盟主)(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袁可立听了掩面试泪,然后哽咽道:“谢老师锤醒弟子,弟子今后必痛下苦功。”

    林延潮点点头道:“你是我的学生,故而我对你更加严厉,却不是怕落人口实,三年不长你若能夯实学问,功名覆手可得。”

    “是,老师。”袁可立大声道。

    林延潮看向陶望龄道:“可立从学时日短,文章功底虽浅,尚入了荐卷。但是我遍索文章,却不见你的卷子,望龄,为何你的文章连荐卷都不入?”

    陶望龄道:“回禀老师,因为弟子没写稿卷。”

    陶望龄此言一出,徐火勃,袁可立二人都是骇然。

    无论乡试,会试,每场考试考生都要将文章写在草稿上,最后誊正在考卷上。

    最后受卷官收录考生卷子,要兼视草稿与考卷,若是有考卷,没有草稿,那么考生文章作得再好,也是不取。

    对于陶望龄而言,没有写稿卷,那绝对不是失误,而是故意放弃考试。

    譬如于慎行之兄于慎思,被誉为少年奇才,当年乡试时,入场被官兵搜检,强行脱去衣裳鞋袜,视考生为犯人。于是于慎思大怒,考试时不写稿卷,故而不录,从此再也没有赴过科举。

    但是是何原因导致陶望龄不写稿卷,主动放弃入试资格呢?

    林延潮闻言也有几分讶异,转念一想自己这位弟子不是不讲原因的人。于是他问道:“望龄,你为何不写稿卷是何缘故?”

    陶望龄又道:“因为学生不明白,老师的学问在于经世致用,道在器中。但道如何之传,旁人询之,难道示器以人吗?这是弟子不能明白的。然后弟子身在考棚里正欲下笔时忽又心想,读书做官这难道就是我一生所求之事吗?”

    “弟子从读书发蒙起,就觉得读书做官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为何当年漆雕开志于学道不欲仕进,夫子反而悦之。弟子不理解,于场屋里坐了三日两夜,如此念头一直涌上心头,以至于连稿卷也来不及写。”

    听了陶望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