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是因为张鲸以金银贿赂朕,这不是笑话吗?朕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张鲸有过,朕已是打过骂过了。”
林延潮听了心底道,没错,抄没大臣,宦官一向是明朝皇帝发家致富的手段。
天子道:“如此一二人也就罢了,但前有顾宪成,后有雒于仁的,此人今日上了一个酒色财气四疏,说朕好酒好色好财好气,纳张鲸之财不说,还说朕用张鲸是欲策郑妃立皇三子为太子,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他独小心侍奉,委的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着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
这等沽名出位之臣,申先生替朕票拟重处!”
林延潮心想这雒于仁,不是郭正域的好基友吗?
不过天子也有小心机啊,让申时行票拟,也是变相的让他回阁视事了,至于张鲸的事,朕已经丢奏章骂过了。
申时行奏道:“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
“不,他是沽名出位。”
但见申时行答道:“他既沽名,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皇上圣德,惟宽容不校,乃见圣德之盛。”
天子到:“这也说得是,到不是损了朕德,却损了朕度。”
王锡爵道:“皇上的圣度,如天地一般,何所不容?”
天子仍道:“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
申时行道:“此本原是轻信讹传,若将此本票拟处分。传之四方,反当做实话了。依臣愚见,照旧留中为是,容臣等载之史书,传之万世,使万世称皇上是尧舜之君。此乃盛事,复以其疏返御前。”
天子怒气稍定,然后道:“先生是朕亲近之臣,朕的举动,先生还是知道的。”
然后又道:“近来奏章之事纷起,小臣议论不休,朕连夜看得奏章,眼也看得酸了,不甚分明,先生为朕股肱,要多替朕主
-->>(第7/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