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就取决于第一个批阅卷子的读卷官。
次辅赵志皋年事已高,精力很是不济,但他偏偏是首席读卷官。
批了几卷后,赵志皋已是难以为继。
坐在赵志皋下首的陆光祖看了对方一眼,不由摇了摇头。
他虽也是上了年纪,但目力精力都不逊色于年轻的时多少。现在的陆光祖既不老迈昏聩,也不年轻资浅,若能入阁当有一翻作为。
陆光祖不动声色已是批了十余卷递给下首的杨俊民,而上首赵志皋才送来了三卷。
他又看了其他几名官员,包括下首的杨俊民都与他差不多,唯独林延潮……已经将手里的三十余卷尽数批改完毕,正在开始看杨俊民转给他的卷子。
陆光祖看了林延潮一眼,心底大生警惕之意,此子如此年富力强,若我他日入阁,恐怕难以驾驭啊!
陆光祖摇了摇头继续批卷。
又过半日,十位读卷官已是各自不同。
赵志皋桌旁的卷子已是高垒,犹如堰塞湖般令人担忧,陆光祖再看林延潮一眼,但见对方卷子也是高高堆起。
陆光祖顿时领悟,此子是不愿在众人面前显长。
陆光祖目光一凝继续批卷,他倒有心显能,是众读卷官批阅最快的。
足足耗了一天(主要是等赵志皋)三百余卷方才批阅完毕。
最后众人议定头十二卷面陈天子御览。
在一卷去留之上,兵部尚书石星与林延潮起了争执。
但见兵部尚书持卷道:“今日殿试议的是中兴二字,此卷下笔千言,文采斐然,议论也足有见地,所倡强兵富国十策虽说是书生之见,但也有一二值得称道地方,唯独这一句‘民为父绝君,不可为君绝父’实为杨墨之言,非我儒者之意!故而吾以为此卷不可面君!”
而林延潮是支持的,他道:“大司马此言差矣,当年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言何意?就是先家而后国的道理,我等儒者一生以修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