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两百八十章 试看来日(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拜,不敢抬头相送。

    从琴馆回来后,林延潮心底的郁闷之气是好一些。

    自己很多事都堆积在心底,这自然不好。

    于是在家里趁着有空他也与自己的老师,同年,同乡来信往来,向他们说了自己的难处与困境。

    大多人都出言宽解了一番,有些则是肺腑之言。林延潮也通过这些良师益友们明白,官场自有他的浮浮沉沉,自己当初声望太隆,名望太盛,故而天下人对他寄予厚望。既是厚望,那么一旦自己达不到,那么遭来的就是抨击。

    眼下自己因为此事而名望受损未必不是好事。既是世人对自己有误解,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沉默以待,而不是如原先那样着急出言反驳。

    朝堂上的事不顺心,那么就在公衙里少待一些,廷议上少说话,由着风头正劲的石星高谈阔论好了。

    而林延潮可以多抽出功夫反求诸己,寻修身之道,同时也多陪陪家人。

    虽说朝堂上有所回避,林延潮仍是按部就班,办着自己的事。他致书山东右布政使郭正域,副总兵楚大江,让他们准备好海船济辽之事。

    而这时候战局也有转机,朝鲜陆上连败,但海上却陆续传来捷报,朝鲜国王向明朝报知在海上屡次大胜倭军,斩首倭寇缴获水师战船无数。

    当时朝廷上有不少人怀疑朝鲜的战绩,怎么陆上被打得这么惨,怎么在海上却赢了这么多战,倭寇从海上来,不是一向擅长海战嘛?

    而林延潮对朝鲜战报却是信之不疑,这必然是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连续取得的玉浦,泗川,闲山岛三次大捷。

    这三战虽没有取得朝鲜西侧的制海权,也没有切段倭军补给线(为李舜臣拒绝),但是却给林延潮的海运济朝之策扫清隐患。

    同时石星派出代表大明的谈判代表沈惟敬,也从平壤赶回京师,他除了向石星他们奏报了倭寇议和的几个条件。

    其中最重要有‘两国通婚,日本天皇迎娶大明公主,两国重新恢复勘合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