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德主刑辅(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地,心道,他这么说,我本该很生气才是,但是为什么我会觉得他说得竟这么有道理呢。

    看着余子游苍白的脸色,林延潮假惺惺地叹了口气心道,其实我不想这么打击你的。

    次日就是治经的日子了。也就是四书五经里的五经。五经虽只选一经,但是在科举考试里比重很大,乡试头场七题,四书才三道,五经却占了四道。

    按照老朱给士子们划分的考试大纲,里面有说。

    四书采用是朱子集注不用多说了。下面的五经:易经主程传、朱子本义,尚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经主朱子集传,春秋经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

    永乐间,颁得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澔的集说。最后方方框框就定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万历朝。

    之后外舍的弟子,果然都是一致地选了诗经和春秋,只有一人选了礼记,至于最难的易经没有人选。

    “延潮兄,你想好选何为本经了没有?”陈行贵再一次来询问。

    林延潮听了道:“陈兄,我已经想过了,决定以尚书为本经。”

    “尚书?”林延潮的回答,显然出乎陈行贵的意料。

    “延潮,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是想好了?”

    “嗯,想好了。”

    陈行贵一脸惋惜问道:“既然如此延潮兄想学尚书,准备延师何人?”

    林延潮道:“我已是在外找了一先生,在书院内若是于经义上不明,我也会请教先生。”

    陈行贵道:“延潮兄,本府里治尚书的名家本就不多,何况就算是名家,学问也未必及得上山长和讲郎,你舍近求远着实可惜,不如听我一言,与我一并学春秋吧。”

    林延潮拱手道:“实在多谢陈兄好意,但是我主意已定。”

    陈行贵听了知道林延潮已是决定不可更改,当下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言了,若是有什么要帮忙的,林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