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俞龙戚虎(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靠着城门较近的一处地方,坐下默默等候。城门官也是发话了,让百姓稍安勿躁,待天明之后,就行开城门。

    百姓们这才安静下来,耐心地等候,陆续的套车车轮轱辘轱辘的声音,远远地响起,来人渐渐多了,都是要进城避难的。

    这时候大家都尽量挨着城门近一点坐,至少在红夷大炮射程之内,心理上安全一点,也有点抱团取暖的味道。众人聚集在一起,相互询问也是城外附近几个村的,大家都是有点沾亲带故的,当下就七嘴八舌聊起天来。

    “嘉靖年时,倭寇不是平了,怎么又来了?”

    “还不是朝廷的狗官,将戚爷爷调走了。”

    “是啊,若是戚爷爷在,倭寇不说打进来,连登岸撒尿不敢。”

    “可惜戚爷爷被调去漠北了,打蒙古鞑子了,我要戚爷爷调胡来。”

    “戚爷爷虽然走了,但不是还有俞大帅坐镇吗?”

    “是啊,倭寇难道不怕俞大帅吗?”

    “你不知道,我有舅舅是大能耐的人,听我舅舅说,是有奸臣还害俞大帅。”

    “真的假的,俞大帅是好官啊?谁敢害他,不怕被我们百姓吐沫星子淹死吗?”

    “我怎么知道,朝廷的事,是我们明白的吗?”

    “娘的,被我知道了,哪个奸臣要害他,我去他家门口砸他一砖头。”

    “好,壮士义气。”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说道,林延潮听得听得明白,戚爷爷就是戚继光,俞大帅则是俞大猷,人称俞龙戚虎。

    在闽地,谁是当今天子,你可以不知道,但这两位你不能不知道。这二人在闽地百姓心中如万家生佛一般,可谓是人人敬仰。没有这二人,嘉靖年间的倭乱,闽地还要再死多少人不知道。

    现在戚继光已是早已是远调,但百姓为他建碑纪功,且犹自留了很多故事在民间,如戚继光斩子啊,连小吃光饼和鼎边糊都来由,都附会上戚家军的故事。

    至于俞大猷现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