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个个人被陶提学点名站起,吟得都是雍容典雅的,吟诵风物的诗词。
陶提学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不是说这些士子诗作得不好,相反生员中都是很有文采的,即兴作诗,可是都将自己包裹得紧紧的。
当下陶提学点到林延潮,笑着道:“延潮你经义文章虽写得好,但诗赋却是平平,多给你二十息仔细想想。”
林延潮道:“回大宗师的话,方才诸位念诗时,弟子已有腹稿了,不过只有半阙。”
“好,好,半阙也行。念来听听。”
林延潮当下念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陶提学听了点点头道:“此诗算不得上上乘,但难得是能以诗言志。名留青史,千里封侯,大丈夫当如是也。”
当下众生员恍然,终于算是摸到了陶提学的脉。下面生员也是纷纷作一些书生报国的诗赋,倒是也吟出了几篇佳作。
陶提学然后当场命乐工合之。
众人这边吃着白水煮大肉,这边雅乐奏起,众生员们和着节拍轻轻在膝上击之。
宴会越到后面,众人越是放开行迹,求学艰苦,家境贫寒,哀人生苦短这等不应制的诗词也是拿了出来。
突这时有一名四十余岁的生员长吟起一首黄庭坚的诗来。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听了这诗,在场几名四五十岁生员,一齐是潸然泪下,生起‘白发簪花不解愁’的悲伤。
不少人也是陪着他们拭泪,连陶提学也是伤感了起来,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才是真情实感。
一场簪花宴落下帷幕。
林延潮踏着月色离去,他眼下虽年少得志,但上一世也曾在单位蹉跎过好几年,所以还是很能理解这些人,困于棘闱二三十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