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吾出班奏道:“陛下,元辅虽给林中允便宜之权,却没允他可以矫旨,林中允在宫外假传圣命,全是自作主张,臣恳请陛下明鉴!”

    身为张党大将,曾省吾自是第一个要为张居正开脱。

    曾省吾说得也有道理,便宜行事有很多种,虽也没说什么样行事算过线。因此矫旨可以算有错,也可以算从权,一切看大家自由心证。

    不对,曾省吾猛然一醒,眼下朝堂研究的不是林延潮是否有罪的问题,而是是否捉拿带头闹事士子的问题。

    林延潮本来完全不将此事捅到朝堂上的,那时他不仅无罪,凭他这一次劝退士子叩阙之功,不仅天子赏赐,也可获得张居正之赏识,那可是大功。

    但他故意捅到天子面前,就是破坏了官员间的默契,损了张居正的颜面,还遭天子降罪,这是什么用意?

    那就是他与周子义一般,宁可自己顶罪,也要朝廷赦免士子们!

    此人从当初向张居正请便宜行事之权时,早就想到了这一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指望张居正等朝堂大臣,能够说话算话,事后真的不追究此事。

    而是希望天子顾忌自己的名声,只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赦免了这些士子。

    天子金口一开,即君无戏言。

    大臣可以说话不说话,但天子不行,又何况这位少年天子,极度要面子,一心要作尧舜,你要他自食其言,无信于天下,如何肯?

    所以林延潮就是算定了这一点,不惜自己待罪,也要保下士子们。

    此刻小皇帝也不由踌躇起来,话已经是说出去了,此刻再责怪林延潮也是没有用了。堂堂皇帝,怎么能自食其言啊。

    于是小皇帝也是无策了,向张居正问道:“张先生以为此事当如何呢?”

    张居正看也不看林延潮,周子义一眼道:“臣以为再追究士子也是于事无补,况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何况天子呢?”

    “祭酒治学不力,理应领责,但念在其三朝元老份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