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出身寒门的学生,都无法成为他的弟子。
见许文昌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众书生们不免问许文昌,你给了状元公多少拜师礼。
许文昌惭愧地道:“不过六礼而已。”
拜师六礼即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肉。这是民间拜师再简单不过的礼仪,但此区区六礼就能拜在当今帝师,翰林学士,三元及第的林延潮的门下,这是何等便宜之事。
在场大多数拜师礼带得不甚重的书生,都是松了一口气,心底对林延潮的感激更甚。
不过其中也有一人却眼珠一转……
片刻后,书房里一名士子向林延潮行礼后道:“禀状元公,学生家贫,不能支束脩。”
林延潮搁下笔上下打量了这名士子,确实不甚富裕的样子,然后点点头道:“此无妨,可缓一段时日,但束脩之资却不可不纳。”
林延潮也是随意之人,若是每名弟子各个都有子贡之财,那当然最好,但若是没有也行,肯给干肉的也行。
林延潮这么说后,这士子没有丝毫感激,反而理所当然地道:“学生有颜回之志,亦有颜回之贫,听闻状元公也是贫寒出身,当知我等之穷苦。今日状元公得志,却索束脩之资,岂非忘本。故而学生恳请状元公免去束脩,待宽裕后再偿。”
林延潮淡淡地道:“不错,你的束脩之资不在我眼底,但古人空手不相见,空手拜师,此非礼也。你还是先回去,想通了这个道理再来。”
“学生……”
这士子还要说话,却被一旁陈济川打断道:“老爷已是发话,这位兄台还是先请了。”
见陈济川逐客,那士子只能离去,走到门口,突愤然转身道:“状元公,学生闻圣人之教,在于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如颜回一贫如洗,但先师对他却赞誉备至。”
“弟子愿以颜回事先生,状元公为何不能如先师待颜回。吾此来以为状元公乃雅量高致之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