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为公疏(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若因林延潮上疏之事,而处置林延潮,那么等于给林延潮以海瑞的清名,还会把太后挪动军费,费五百九十万两给潞王大婚之事,宣扬得天下皆知。而且内阁迫于众朝臣的压力,为了不背负骂名,就会出面保林延潮,就如同当年徐阶在嘉靖皇帝面前死保海瑞一般。

    当然这也是明朝一直以来惯例,徐阶之后,内阁大臣都会出面保向天子死谏的大臣,甚至连弹劾自己的大臣,天子降怒时,内阁也要假惺惺地在天子面前求情。

    当年张居正的门生刘台弹劾张居正,张居正也不得不违心地在天子面前替刘台开脱。眼下皇帝将奏章留中,等于将此事放在一边,命锦衣卫拿林延潮,也是绕开了内阁,不给阁臣出面死保的理由。

    太后对天子避重就轻的处理甚是满意,说明天子心底还是与她站在一起的。

    太后道:“皇儿甚有长进,哀家真是欣慰。此事不可大张旗鼓而为,你下令文书房的人封口,不可让这封奏疏传扬出去,对外就说林延潮乃是楚党余孽,故而才下诏狱。”

    天子露出为难之色道:“母后要封口,恐怕是难了,林延潮奏疏不仅从文书房这边,还连通政司那也一并投递。人多耳杂,恐怕早就泄露出去了。”

    太后拍案道:“那就连通政司的官员一并封口。谁敢说一字,哀家要他全家跟着一起哭!”

    李太后自以为可以命宫城内外封锁所有消息。

    却不知这时。

    燕京时报已是登了林延潮奏疏的全文,散至大街小巷,京城里每个读书人的手中。

    这是燕京时报的最后一刊,也是令它名动天下的一刊!

    林延潮上谏的奏章疏名《谏二事疏》,但后面传之天下读书人口中,因奏疏里开头一句的‘天下为公’,都将此疏另称为《天下为公疏》。

    在读书人的心中,林延潮的《天下为公疏》与海瑞谏嘉靖皇帝的《治安疏》并称瑜亮。

    ps:看见评论有书友说三个月没发工资,还要给本书打赏,我实在过意不去。打赏,月票大家力所能及就支持一下,至于手头拮据的兄弟,还是保障自己生活为主,能正版订阅就行。

    最后拜谢大家对本书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