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两更合一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皆致力经世致用,故而请先生收留我们。”

    还有一名锦衣卫笑着道:“是啊,若能得先生教诲,以后拷问那些官员,我等也明白他们心思,办事也是顺手许多。”

    众人都是哄笑。

    林延潮笑道:“也好,你们既是要这么学,我就讲些大家都明白的,吾学有经史二门。先与你们说经。”

    “各位可读过春秋,尚书?”

    众锦衣卫们都是摇头。

    “论语,大学?”

    众锦衣卫也多是摇头。

    林延潮释卷道:“其实经义不讲也罢,我儒家十三经,旨在‘仁义’二字而已,弄明白这一点,十三经大可不读。”

    锦衣卫们不由问道:“十三经只讲仁义?”

    林延潮道:“不错,数千万字不过在述‘仁义’之用而已。仁义非儒家一家之学,而是三代,周公之学,孔子得之,再将仁义二字,写在六艺之中。”

    紫禁城的大殿上。

    天子持三国志而读。

    与袁绍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曹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魏氏春秋曰:曹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读至这里,天子掩卷,他方才念得是魏书武帝纪一段。曹操破袁绍后,获得了自己部下以往与袁绍暗中往来的书信,然后曹操看也不看,一把火烧掉的事。

    这时殿外禀告。张诚,张鲸已是到了。

    张诚,张鲸身后跟着好几名太监,他们搬来六个大木箱子。

    张诚向天子禀告道:“陛下,张居正家里已是抄没,金银细软正在细点,这是朝中大臣与张居正往来之书信,拜帖,以及贽敬礼单。”

    天子走至大木箱边,手抚箱子道:“张居正在世时,虽言正身不正,但有一句话说得对,大臣们的奏章不可信,要听其言观其行。这句话朕深以为然。”

    “你们将这箱子里所有在朝七品以上文官,特别是翰林御史给事官员的书信,以及贽敬礼单找出,朕要看看他们在朕的背后是什么嘴脸?朕不是曹操,没有那等宽广的心胸。”

    张鲸,张诚二人对视一眼。

    “何为仁?孔子曾言,仁者,爱人。理学解为爱人,爱他人。吾解为爱己爱人。其实己与他,合起以来也是一个人字。”林延潮侃侃言道,他讲得并非大道理,每个锦衣卫都能听懂。

    “三千年以降,诸经云云,实离不开一个仁。微言大义渗透在圣贤书,为读书人几千年来传承。仁字已渗入百姓平日日用。因一仁字,己与双亲,族亲,乡里,家国天下,具是一体。”

    “譬如尔等为孩儿时,父母常道,吾如此为你操劳,还不是为了你。其实谬矣,可与父母说,他们如此操心,实只为了自己罢了。”

    众锦衣卫听了都是大笑。

    “父母之爱是为仁,因为爱子女即是爱自己。同而论之,我们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姓们为何忧国忧君,非吾等好事,因为这家国天下与百姓是为一体,爱国家也是爱自己,这也是一个仁字。所以古人才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听到这里,众锦衣卫们都是恍然。

    大殿中,几名太监从箱子里取信给天子念,官员为何向张居正致信,奉上多少多少贽敬,一一道来。

    其中有不少平日道貌岸然,以清廉自许的大臣,或是这一次攻讦张居正最得力的官员。

    在信中句句是极尽献媚之词,其中甚至有这样的话。嘉靖初年,上帝南顾荆土,将产异人,以相君寄之封君。或称,相君为众父,封君为众父父,众父父者,苍苍是也。

    天子脸上连连冷笑。

    足足念了一个时辰后,天子仰头望着殿顶道:“满朝臣工有负朕心,有负朕心。”

    张鲸报道:“陛下,张居正抄家已是清点出了。”

    天子冷笑问道:“几何?”

    张鲸道:“抄没黄金两千四百两、白银一万七千七百两、金器三千七百一十两、金首饰九百两、银器五千两百两、银首饰一万两,另有玉带16条。一并折银约为二十余万。”

    天子转过身,双手纠住张鲸衣领,咬牙切齿问:“尔等不是说,张居正家里最少有两百万两吗?”

    张鲸吓得直哆嗦。

    张诚则是跪下磕头道:“陛下,奴才可是从没有这么说过,那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