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遭朝廷冤屈,不肯同流合污,说不做官就不做官,视功名如粪土,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大节。

    但眼下林延潮刚被革职,就求申九活动,而且还是亲民官。

    这消息若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林延潮。清流中的清流,堂堂翰林,居然去谋求监生,举人都可出任的亲民官,那简直就是自甘下途。

    于是林延潮仍是那套说辞道:“吾决定回家讲学著书,为家乡兴以教化。”

    听林延潮这么说,众人听了虽是惋惜,但仍是由衷赞赏,进则效命社稷,退则修诗书礼乐,这才是这个时代士大夫所为。

    尤其是翁正春更是眼有泪光地道:“宗海,实为吾辈同道。”

    林延潮知翁正春为何这么激动,因为翁正春之父翁兴贤,曾任延平府,金山府府学教授,每日一面诸生讲经授业,一面为宋儒传注。

    后他的贤名为朝廷知晓,于是提拔他为两浙盐运司判官。

    要知道在官场里,盐运司乃肥差中的肥差,多少官员求之不得,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的。但翁兴贤不屑地道,吾安能舍青衿对驵马会也。

    最后翁兴贤宁可辞官回家,也不去赴任,在他看来担任府学教授要比盐运司判官这等亲民官好了不知多少。

    他这一事迹却为读书人们津津乐道,认为是有气节之所为,之后翁兴贤专心在家教翁正春读书,在林延潮老家洪塘很有名望。

    所以在翁正春眼底林延潮舍去清华之要的翰林,也要为民请命,不惜上谏丢官,这才是读书人的风骨。

    但翁正春得知林延潮丢了翰林官后,绕了一圈回来求亲民官出仕,那也会与申九一般将林延潮看作小人,羞于与尔为伍。

    类似于今天那等仕途无望了,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在任上捞钱的官员。

    这都是当时读书人之风气。

    于是众人替林延潮惋惜了一阵,见林延潮病中未愈,然后也是起身告辞。

    林延潮见叶向高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