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乃夏朝古都。

    考城县,古称北亳,又称景亳,商汤曾在此誓师,讨伐夏桀。

    永城县,高祖斩白蛇之地。

    唯独归德府府治商丘,嘉靖年间方才设县。

    但商丘春秋时为宋国国都。

    东汉时为梁国国都,就是杜甫诗云‘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这‘梁孝王都’就是商丘,当时称睢阳,唐时大运河还未取直,水陆车马由此过,杜甫之诗可见商丘之繁华。

    杜甫这首诗作完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睢阳天下注目,因为张巡在此挡住安禄山十几万叛军。

    到了五代时,睢阳改称归德军。

    后周显德六年,赵匡胤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这里是赵匡胤发迹之地,赵匡胤就因商丘为宋国故都,以宋为国号,陈桥兵变当了皇帝。到了元时,京杭运河取直,又加黄河改道,商丘就日益穷困,由府降为州。但在嘉靖二十四年,归德州又抬为归德府。

    昔日数朝古城现在早已掩埋在黄河的泥沙之下,现在的商丘城是正德六年,知州杨泰所建,府城的北城墙建在旧城南城墙上,城长七里二分五厘,嘉靖三十七年包砖,城外又建了环形护城堤,故而整个商丘城呈外圆内方之局。

    且商丘四个城门皆有瓮城,乃一城一府一县的格局,商丘县县衙在西南,府衙则在城中。

    一路前往商丘,林延潮不见一个饥民流民,眼下就算河北,路上就算没有盗贼,也有饥民流民出没,可是重灾区的商丘却没有。

    进了城后,林延潮从车里看去,但见街道左右甚是繁华,行人往来,唯独不见乞丐。原本林延潮在京城时,也常常看见路边有乞丐讨食,但刚遭过灾的商丘城内,街道上却不见一个乞丐。

    见了这一幕,林延潮心底有数,放下车帘。

    到了府衙,林延潮已换上五品官服下了马车。

    但见府衙门前,二座坊门高竖,坊门之上一曰承流宣化!

    一曰中州重镇!

    这几个字将此千年古都,四方辐凑,兵家往来必争之地道尽。

    此时但听号炮三声响,经历于有恩在前给林延潮引路,而门里门外,道路左右,府衙里的官吏尽列左右,对林延潮行参见之礼。

    林延潮安步当车,一步一步行至仪门前,但见滴水檐下。

    一名绯袍大员率领十几名青袍官员,一排帽翅晃动,眼前各色补子。

    一府大小官员悉数在此。

    林延潮先打量那如众星捧月般拥立在当中的绯袍官员,但见对方乃标准国字脸,这等面相不怒自威,乃是第一等牧民的官相。

    身为一府之尊,不用如何,站在那里官威已全然外放。这等气场令林延潮有点记起张居正当国时那等领袖百僚的威重,不过对方身上却没有张居正身上那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气度。

    林延潮迈着官步,手持手本上前行礼道:“下官新任归德府同知见过太守。”

    这绯袍官员,即是归德府一府父母官苏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