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一十五章 技术官员(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知道束水攻沙?此事乃下官昔日为茂才时向潘河台所建议,后为潘河台采用。”

    林延潮闻言吃了一惊,这水利学上被古今中外,一致赞叹的束水攻沙之论。据说是潘季驯在虞城时,听一个无名秀才所提,然后采纳。

    但这个无名秀才是谁,大家都不知道,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所以今人就把这束水攻沙的发明者,给了潘季驯。而事实上潘季驯只能称得上是伯乐,在河工史上,他第一个使用‘束水攻沙’的治河大臣,这方是他的地位所在。

    林延潮没有料到,竟在虞城碰到‘束水攻沙’的真正发明者,这名无名秀才现在已是县丞。这莫非是主角光环吗?随便出门遛达一趟,就遇到扫地僧的存在?

    林延潮不敢确定他的身份,于是道:“本丞在京为官时,听闻过潘河台所言束水攻沙,但不甚明了,你与我再说一说。”

    听到林延潮问及此事,方才黄县丞脸上对林延潮的畏惧之色尽去,而是换上了自信的神色。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河堤旁的淤沙上给林延潮勾勾画画。

    “司马,古人治水,常分水势,夫水之为性也,专则急,分则缓。只要水流一缓,如此水势即解也。但河则不同,河之为势也,急则通,缓则淤。”

    古人所言四渎,指得是四条流向大海的江河,分别是为江,河,淮,济。

    江,指长江,而河,指黄河。黄县丞所言的河,在古时唯有黄河。

    “古人治河,在两岸修筑高堤大坝或分河势,此谬矣,河水一石,六斗泥,若分河势,水流则缓,如此沙淤于河道,高堤大坝再高再厚也是无用。”

    林延潮深以为然,古人治黄河就是这个办法。

    开封,商丘就是例子,n座开封古城,n座商丘古城都压在重重黄河泥沙下,这就是建高堤大坝堵河的结果。

    林延潮道:“此一语中的。”

    黄县丞继续道:“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欲河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