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争(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廷对漕粮的重视。

    众官员议论纷纷。

    “唉,漕粮北运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漕粮开征,地方官要能从老百姓手里将漕粮收上来,有钱有势的人要缴,老百姓也要缴,这一碗水必须端平了,还要小心下面征粮之人的贪污。”

    “你说是开征,还有运船呢,漕船运兵,你要能镇得住,否则今年的漕运,你拖到明年运抵京师,那么乌纱帽就不保了。”

    “这都不算是事,漕运衙门,仓场衙门都有一群喂不饱的人要打点,若是朝中无人,等着被他们敲骨吸髓,还要被骂一顿。”

    马光听着众官员的议论,故意不接话,他自己身为睢州知州,在本州之中一贯很有能量,没人敢不卖他的面子。运兵闹事,他也有手段镇压的住。

    就是漕运衙门,仓场衙门不是好相与的,但也是孝敬银子多些少些的事。

    但马光的优势,比只通晓刑名案例的马推官强上不少。所以马光故而拿捏架子,如果马推官不说话,他也没必要答。

    “马知州可有良策?”

    上首林延潮发问了。

    马光暗中一笑,心道这时你终于有求于我了。

    马光当下道:“诸位大人方才说得都是在理,但其他不怕,可今年本府漕运之事又与往年不同,甚至更加艰难。要知道本府漕粮北运一贯是从下官治下的睢州起锚,走一段黄河,然后在徐州入运道背上。”

    “但是去年黄河大水,本州的河道早已是淤了。就算没淤,水也浅,漕船吃水深,船行不得。”

    何通判道:“既是如此,先疏通河道就是,如此漕船就能开了,有何之难?”

    马光冷笑道:“何别驾有所不知,本州足足有二十里河道要么淤了,要么水浅,要疏通河道,征发民役不说,少说还要万把两银子,这钱从何而来?”

    何通判闻言失语道:“这。”

    吴通判见马光扫了何通判的面子,心底高兴,面上却装作神色凝重的样子向马光问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