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百八十九章 万民书(二合一)(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丁、许国与申时行共同进退,一并上疏反对留任丁此吕。

    下面言官爆发了,上疏不仅申时行,连余有丁、许国也逮住一顿乱咬。

    后来申时行虽借丘橓案扳回一程,但此后言官们与阁臣更加对立,势同水火。所以申时行按下弹劾林延潮奏章此举,令言官们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攻讦申时行的机会。

    当然也不全部如此,不少言官还是老成持重,觉得此事有蹊跷,以申时行为人不可能如此大意给人抓住把柄,还是先看看再说。

    官场上本来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些久历宦场几十年的官员,就算能力平平,但至少做官本事都不差。

    可是有的官员就不同了,言官里大多是七品官,属于官员里的少壮派,自是年轻气盛的多,加上辜明已背后之势力推波助澜了一下。

    有的言官开始相互通气,他们才不管是不是替宦官说话,只要能扳倒申时行就行,于是就有这么几个人当即‘忠跳反’了。

    当然明着面弹劾申时行是不行的,公然弹劾首辅,仅次于弹劾皇帝,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言官们都将炮火集中在林延潮身上。

    以淤田案以及杀马玉两件事,就可以劾倒林延潮。若是天子处置了林延潮,那么下一步弹劾包庇林延潮的申时行,也就是顺理成章,风险小了很多。

    于是一共有十二名言官陆续上书弹劾林延潮,明面上指的是林延潮,暗中则是敲山震虎,对着申时行而来。

    十二封奏章摆在天子案头上,犹如十二把杀人的剑。

    随着言官上书,顿时官场上下震动。

    李太后又病了,一个人住在慈宁宫,也不许天子探视,而武清侯入宫面见天子整整半日,出来后旁人只见他满脸泪痕,却不知他与天子说了什么。

    也有官员拿云南道御史弹劾林延潮的奏章怀疑。

    没错,淤田案确实有可疑之处,林延潮杀马玉也是事实,但是这两件事河南的官员都还没有一个说法,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