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就去准备。”
……
卡托姆采夫乘坐的是从共青城直飞大港的国航班机,如今从共青城和和哈巴罗夫斯克每天都有直达国内的航班。即使如此,运力仍然显得非常不足。
有些到中国来的苏联/俄罗斯人,不是买不到机票,就是负担不起飞机票,只能是乘坐更加便宜的铁路从中苏口岸进入中国。大多能乘坐飞机的都是有公费负担的飞机票,不过以中苏双方的经济条件,绝大多数交流人员,最多也就只能负担个普通的经济舱座位而已。
然而卡托姆采夫是做的头等舱抵达了大港。
从共青城飞大港的这趟航班刚刚落地,空姐们就立刻齐齐出动,站在了乘客两旁的过道上。
“对不起,请各位乘客不要起身、不要做出多余动作,请大家坐在座位上,请将手放在前排座位的椅背上……”
“对不起,请各位乘客不要起身……”
“对不起……”
看着平常温柔的空姐们一个个气势汹汹、虎视眈眈的样子,满飞机的战斗种族大汉们顿时紧张起来。这还不是三十年后的中国,坐飞机有人敢往引擎里扔硬币。能坐的起飞机的,起码都是有些社会背景的人,最基本的察言观色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如今这个架势,明显自己如果不照做,分分钟就要被“处理”的情况。1991年的国家机关威慑力十足,显然没有一个是不开眼的所谓“社会主义巨婴”。
乘客们一个个乖乖的将手搭在前排的椅背上,以保证自己的手出现在空姐的视线之内。直到空姐们一个跟着一个汇报已经确保安全之后,才有一队人护着一个俄罗斯人从头等舱里出来,迅速的移动到了飞机的舱门前。
卡托姆采夫有些新奇的呼吸了一口机舱外的空气,有些潮湿、有些咸涩,这是与家乡完全不同的来自海洋的味道。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希望这不会是自己一个错误的选择吧。
卡托姆采夫刚刚迈上舷梯,运动员进行曲的声音便响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