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六章 亚欧新中线(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题以外还牵涉了众多国际外交问题。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条中线的情况其实还算好的。新南线计划要走的是一票的那个啥不可说性质国家,不是战乱频发就是地贫人叼动不动就爆个炸,涉及的国家又多又乱,统筹难度简直几何级数上升。

    当然,哈萨克斯坦也是一个那个啥不可说教信徒众多的国家,然而因为苏联人曾经来过,先进水平和中东那票简直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条新亚欧大陆桥中线,光是投资少说两三百亿,因为是国际工程说不定还打不住。何况要拉拢住哈萨克斯坦,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显然超出了胡文海的能力范围。

    黄秘书知道自己对这个方案根本没有说话的份,胡文海的要求少不得要拿到长老会上去举举手。既然如此,那他的工作就简单了,把话带到就行。

    黄秘书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和胡文海商量过后,马不停蹄的就走了。潘镜芙接着带着胡文海将试1000舰上下看了一遍,顺便也抓住机会提了一堆的要求。

    后来已经退休卸任的潘镜芙,在一次内部演讲中如此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们那时候搞试1000舰,条件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中船重工每年拨款至少十亿人民币啊,实际上钱是够花的。不过大家都知道,试1000舰这个钱呢,是从新科胡总的收益中划拨的,获得的成果算是军民两用,民用专利权归属新科。”

    “我还记得是1991年国庆节刚过,苏联解体的消息搞的人心不宁啊。不过胡文海那时候刚好到大港,我们就请他到试1000舰来参观。当时试1000舰停在大港舰艇学院,我们海军官兵也在一步步摸索着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用。”

    “当时试1000舰的情况比较复杂,应用了很多的新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燃气轮机动力,电子电力和信息管理等等过往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些东西当时海军方面基本没什么积累,领导们考虑到这一情况,才拍板决定把试1000舰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