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三、四章 情报(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总段造船法的渤船回归中船行列,而由海军来偿还我的这笔投入,你们看如何?”

    中船的李经理和池秘书面面相觑,一时有点无法理解这个有些复杂的计划。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在心里将这些关系捋顺了,然后不由为这个方案感到叫绝!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三赢的方案。

    胡文海相当于白拿承包期三年内的引进设备折旧,由此带来的利润可绝对不会少。而中船也相当满意,没有风险的白捡一个成熟的巨型总段造船法船厂,有了这个样本系统内复刻那就容易的多了。

    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海军。这相当于胡文海拿出自己的钱,给海军造远洋渔船,这要怎么说才好?

    池秘书心底感慨,胡文海年纪不大,可真有点急公好义的感觉了啊!

    不过胡文海其实也是无奈,八十年代真的不是一个私人资本发展的好时期。在他的计划里,到九十年代初,他要做的工作不是赚钱,而是夯实根基。

    大河有水小河满,八十年代向国家每让出去的一分利,在九十年代以后都能收获一千倍的回报。三十年后就算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又比的上一个中石油么?华为能比得上工商银行么?

    胡文海看的很清楚,中修是读做中特社,写作guojiazibenzhuyi。再怎么改革。始终是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相关产业在的话语权,其实是比金钱更加有力量的东西。

    以新科如今的体量,真是再要发展,那就绝无在国内社会上保持这样低调的可能了。而在八十年代这个时候。搞出一个全国皆知的私企旗帜来,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嫌弃死的不够快啊。

    他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拉着国内这些笨拙的国企和体制内的力量小步快跑。从下而上,尝试引导一些行业的提前成熟。

    钱这东西。说实话他想赚多少都能赚的到。重生后小时候他甚至想,上天虽然没给他什么重生后的特异功能金手指,可脑袋里的知识,却堪称金大腿级别。

    只要他想,九十年代后,随便做什么产业成为世界首富都不算很难的事情。

    可人总要有些追求不是?钱如果不是问题,那当然就要追求一些自我实现方面的满足。

    要说烧冷灶效果最好的,除了现在穷的叮当三响,未来注定要高富帅的海军,还有哪家?

    胡文海是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抱紧了海军的大粗腿的——嗯,现在还不粗,不过他会赶快把这条大腿养粗了的。

    池秘书怀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看向中船的李经理,再看向渔业局的邵局长。会议室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帐。

    但是不管如何,这间会议室里此时说话最管用的三个人,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想我们能接受这个方案,当然,这需要我们中船王总经理的亲自首肯。以及公司党委会议的通过。不过我先表个态,我个人倾向于支持这个计划。”

    李经理这番话让池秘书高兴了不少,邵局长则接着说道:“渔业局当然没说的,我们一定全力支持海军开发远洋渔业业务。除了资金。技术、人员、资料,我们都可以拿出来和海军的同志们合作!”

    “谢谢,太感谢了!”池秘书欣喜不已,对邵局长充满感激的点了点头。

    “等一等,请大家等一等!”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魔都水产大学的郎教授站了起来。皱眉道:“各位领导,你们上层的合作我不懂。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我必须先说出来,这也是我今天出现在这里的意义。”

    他沉稳的等着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这才接着说道:“我仅就我的专业领域提出一个问题,即使是通过改造福清级补给舰搞远洋渔业服务和海上加工,远洋渔业资源资料、世界海洋水纹资料,以及远洋航行等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就我所知,在这方面我国的积累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这些资料,就好像古代商人去草原寻找游牧民族交易,却不知道如何追逐水草来找到游牧民一样。最起码,我们手上要有一个世界各大渔场,远洋渔船分布的资料吧?”

    听到郎教授这么说,会议室里所有人顿时又看向了胡文海。而胡文海,则看向了一直以来几乎没有丝毫存在感的总参三部的那名“某技术军官”。

    第二百八十四章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说。”

    池秘书假意咳嗽了一声,揽过了话头来,强行宣布了会议的结束。

    “今天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