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六章 谈判(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罗廖夫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自己联系的羽绒服厂能消化掉这批鸭绒。

    何况,他这次亲自来中国,除了要看一看自己的便宜妹夫以外,也还有另一层心思。

    鸭绒换资料,这个生意让乔沃维奇家族看到了一个希望。或者说,kgb这个组织在被抛弃之前,已经决定自救。

    此时kgb的主席克留奇科夫和戈尔巴乔夫并不对付,他是已经去世的苏联主席安德罗波夫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时期的助理,历任秘书局长、kgb对外情报局局长等职,最终在1971年成为了kgb的主席。

    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对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与新思维”绝不能认同,更对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的战略收缩,与kgb受到的频繁打压而不满。

    他是未来苏联解体过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中的一员,819事件政变失败之后被以叛国罪投入监狱——真是太可笑了,想要挽救苏联的人被投入监狱,而真正叛国的人则成为西方口中的圣人和未来俄罗斯的总统!

    早在苏联解体之前,克留奇科夫就频繁的发表讲话。认为国家正在走向混乱,苏联解体的威胁已经出现。

    政变失败之后,在监狱当中,他更表示。自己惟一的遗憾“不是参加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而是未能阻止苏联的解体”。

    这是一个始终默默守护着苏联的老人。

    而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一条狗。

    戈尔巴乔夫想方设法限制kgb,而克留奇科夫则要想方设法养活kgb上下数百万张嘴。

    乔沃维奇家族的动作究竟有没有克留奇科夫的默许,这谁也不知道。但科罗廖夫知道,他就是个“国际象棋里的卒子。只能前进”。

    作为乌克兰kgb的高层,老乔沃维奇给他的命令,不仅是达成这次交易,而是要掌握这条与中国贸易的渠道。

    科罗廖夫肩上的重任,可以说是非常沉重。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因为他手上戴着手铐,所以睡觉的时候衣服并没有脱下来,这让他有些不舒服。

    科罗廖夫来到墙角。用身体挡住皮箱,然后转动密码盘。啪嗒一声,皮箱打开,他从里面取出了一把钥匙,解开了手上的手铐,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腕。

    他将手铐放回箱子里,接着锁上皮箱,打乱密码。已经到了目的地,他至少不用再担心这些资料丢失对乔沃维奇家族造成的威胁,手铐也就不是必须了。

    将皮箱扔到床上。他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除了脸上的胡须,看起来他已经从旅途的疲劳中彻底恢复了过来。

    当当当。

    “科罗廖夫同志,我是孙中石啊,你醒来了吗?”

    嘎吱一声。科罗廖夫手上抓着皮箱,拉开了房门。

    门外面,早就已经收拾利索的孙中石正站在门口,见到科罗廖夫,连忙笑了起来:“真是不好意思,科罗廖夫同志。昨天的欢迎宴会没有让你进行。我受到主人的委托,代为向你致歉。”

    “不用客气,孙。”科罗廖夫习惯性的向走廊里左右打望,走了出来,将门在自己身后关上。

    “昨天的酒非常好,实际上我很满意,中国酒非常和我的胃口!至于道歉就更不必了,我来这里是工作的,更希望能够赶快处理公务。”

    “当然,都已经准备好了,请科罗廖夫同志这边走。”

    海军的招待所环境相当不错,走廊里地上铺着的是长绒地毯,踩上去又软又舒服,一点声音都没有。而墙上则挂着一些看不出年代的水墨山水画,也是相当的有品位。头顶上是方形装饰灯和西式吊顶,走廊尽头则是一扇直面太阳的落地窗,一路上科罗廖夫看的真是啧啧称奇。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这一路走来,中国给他的印象,和他心中的固有印象差距真的很大。

    回想路上浮光掠影闪过的农田、工厂和城市,以及这个内含丰富的招待所,让他意识到,中国并非是一个贫穷的离开苏联就无法发展的国家。

    这是一个有着和苏联不相上下国土面积,并且自然条件比苏联更好,人口更多,工业化程度也非常高的国家。

    这里会是一座金矿。

    科罗廖夫这样想着,就看我能从这座金矿里带走什么了。

    “科罗廖夫同志,你好。”站在前面和科罗廖夫打招呼的还是池秘书,他微笑着伸出了手里。

    “你好,我的达瓦里希。”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