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就静静的(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恐怕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胡文海点头,这是应有之意。不过这笔钱对他来说也非常重要,铁道部要搞通信改革,没有外汇开路恐怕是办不成事的。

    “这笔钱我看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兑换成人民币汇入中铁建投银行,另一部分能不能请人行监管,但是由中铁建投银行进行投资操作?”

    “嗯。”吕秘书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头:“要说胡总这个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不过就看兑换和监管的比例了。”

    “一比一?”胡文海试探的问道。

    “这个……”

    吕秘书有些为难,一比一就是人行和中铁建投双方各自二十亿美元,要说也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可话说回来,国家的摊子多大、中铁建投的摊子多大?国内的外汇饥渴,还不是因为现实需要。全国各地、中央手上如麻的建设项目,到处都需要外汇。别说胡文海这四十亿,就是四百亿、四千亿,国家分分钟都能给花出去。

    用人行批准外汇申请的负责人的话说,如今国内。那是一点也见不得钱的。别看国家那么大力的鼓动支持出口创汇,但这些年中国手上却硬是没存下什么外汇储备来。出口一百多亿美元,每年花掉的只会是更多。

    眼睁睁的四十亿美元摆在一群狼的面前,要不是钱后面蹲着的是另一群狼。人行早就吃干抹净了。

    一比一的分配不是不行,可并不能满足那些等待使用外汇的人的胃口。

    吕秘书有些尴尬、有些迟疑,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三比一,胡总觉得怎么样?”

    这是一次试探,虽然八成胡文海会断然拒绝。不过吕秘书总还抱有一份幻想。

    “没问题。”胡文海痛快的点头。

    “哎?”吕秘书有些发愣。

    “我说没问题,三比一就三比一。”胡文海的脸上,一点也没有开玩笑的样子。

    “不过——我也有个不过,三比一,新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总不能什么都落不下吧?”

    吕秘书神色变化,真是六月债还得快。不过看在三十亿美元的份上,总得要听听胡文海有什么要求。

    “胡总请说。”

    “我不是为东北喊冤,不过现在的经济形势,是不是对我们东北公平?”胡文海摊开手。无奈叹气。

    “南方有深土川特区,再往北有魔都,中原有帝都,这些一线城市充当了地区与国际联通的渠道。可是看看我们东北,虽然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相对不错,可沿海地区稀少,经济封闭发展缓慢。这些年来,东北人思想解放的速度和渠道,不说南方人,就是山海关以南的地区都多有不如。我的要求不高。三十亿,请上面在我东北沿海也画一个圈。”

    吕秘书目瞪口呆,没想到胡文海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再在东北沿海地带画一个圈,这涉及的范围太大了。深土川有紧靠香江的优势。全中国如今也只有一个深土川,这个要求已经不是吕秘书、甚至不是吕秘书的领导能够决定的事情。唯一能拍板的,恐怕只有长老会的共同决定。

    胡文海这个要求,比成立中铁建投银行,只会更加棘手。

    吕秘书说实话松了口气,现在问题反而明朗了。既然处理问题的权限不在自己。他就只要负责向上汇报就是。究竟怎么决定,全在上面领导决定,他自己的责任倒是摘干净了。从谈判的实际主持者,变成了谈判内容的传达者。

    “这个要求我无法作答,只能帮胡总像上面反应了。”吕秘书痛快的点起头来,心底有些怪异的感觉。

    胡文海这是要把东北当自家产业来经营啊,拿自己的钱来给东北争取政策。嘿,若非是他一直以来的表现,说不定真有些犯了忌讳的意思。

    “那我就等消息了。”胡文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捞过界了,实际就是目前东北的经济活力和模式,正在严重制约新科公司和他手上力量的发展。接下来的大头是杜邦支援的那五十亿美元的技术和设备,以胡总的松树习性,就算不能都堆在绣城,那也肯定要尽量堆在东北的。

    以东北如今的环境,如果不能要来充分自由的政策,多少东西扔下去都是个打水漂。

    至于说对他的忌讳和猜忌?胡文海并不在乎。三十亿美元扔出去,说实话如果他换成自己是个美籍华人,都够买个副国级待遇的了。

    什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红色资本家”之类的头衔,大可不要钱似的戴在头上。遑论他前后帮助国内实现的外汇引进,起码小两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