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四章 瓜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苏醒的民间资本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处处受制、生存条件恶劣,可也因此造就了他们宛若野草一般的生命力。

    渤海省放开纺织品价格的消息传出去,很快全国各地的人都开始往渤海省赶来。如同92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一样——实际上更加糟糕,1990年到1992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背景是整个中国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物价改革正在逐步放开,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崛起是当时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并非是海南一地有投资的渠道,全国各地都对资本显示出饥渴的态度。

    但是比海南房地产泡沫早了五年,如今中国的民间资本虽然更加弱小,但是放开给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却也更小。

    猛然间渤海省竟然放开了纺织品这一大类的价格控制,随着纺织品价格背离了它的商品价值,渤海省的纺织品正在逐渐的往投资品的方向靠拢。

    除此之外,就是纺织品原材料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渤海省不是棉花的主产区,有限的种植面积出产的也不是什么好品种。纺织厂的主要原材料,严重依赖于冀鲁平原商品棉的供应。

    帝都作为交通要道,冀鲁平原的商品棉进入东北,必然要经过这里。而在帝都经过的很多商品棉,竟然就此被人高价强行收购了。

    面对渤海省方面的质问和放行要求,帝都方面干脆利落的给与了回绝。

    既然你渤海省要搞价格改革。那没道理还用国家的计划价格从冀鲁两省拿计划调拨的商品棉吧?想要棉花?没问题啊,请用价格说话吧。

    但问题是,即使渤海省提出更高的价格,帝都铁路段竟然敢干脆不给安排车皮!从冀鲁两省过来的棉花堆积如山。眼看着就是不能进入渤海省。

    而渤海省内的库存棉花,已经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这就是我的钱?只剩下这么一点点了?”蔡杰明黑着脸,对着张鲁怒目而视:“一千万美元放在黑市,起码能换到一个亿人民币,一个亿!张先生。可现在呢?我只能拿到按照官方牌价一比三兑换的六千多万人民币,这还是双倍赔偿违约金的结果!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张鲁将手上拿着的中国银行存折扔到桌子上,咬牙切齿的说道:“蔡先生你不要着急,一千万美元我肯定会还给你的。现在渤海省的纺织品市场相当火爆,我们把这笔钱投入进去,翻一番根本不成问题。到时候别说一千万美元,你自己还能多赚两千万人民币,在我们大陆这可是一大笔钱了!”

    “张先生,这笔钱不是我个人的资金,你必须保证它的安全!如果最后不能拿回我的一千万美元。我肯定会倒霉,但我保证你也好不了!”

    “我知道!”张鲁不耐烦的挥挥手,哼道:“蔡先生你放心吧,渤海省的纺织厂拿不到原材料,用不了多久就要停工了。到时候纺织品的价格,非得涨到天上去不可。两倍、三倍的价格都不是不可能,我可先说好了,超出你那一千万美元本金的多余利润,咱们俩必须对半分!”

    “对半分?”蔡杰明低头想了想,不满意的说道:“这可不行。我冒的风险太大了,三七分我看还差不多。”

    “就是对半分,这个条件没得讲!”张鲁霸道的说道:“这是在大陆,没有我的关系。你什么也做不到!”

    看着恶狠狠的张鲁,蔡杰明动了动嘴,最终还是在他目光的逼视下,不得不点了点头。

    如果不按照张鲁的计划来,六千万人民币是绝换不出来一千万美元的——官方牌价就是忽悠人的,美元换人民币就可以。人民币换美元根本没有兑换渠道!

    人民银行在对待外汇的方式上,基本就是属貔貅的!黑眼睛见不得白银子!进了国库的美元,没副国级发话根本就拿不出来!就蔡杰明这一千万的数字,没总理签字根本别想!

    只有用一比十的黑市价,从地方存留外汇的额度上打主意。一亿人民币换一千万美元,这还得考虑市场波动,没有一亿两千万根本不保险。

    蔡杰明是彻底上了贼船,一方面没有能够入股新科晶圆厂,另一方面又那不回去一千万美元,他都能想象自己现在拿着六千万人民币回宝岛会有什么下场。

    给张仲谋打一辈子工算好的,惹的背后出钱的金主着急了,说不定就要去吃牢饭不可。

    摆在他面前的,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张鲁倒是信心十足,这些日子里,渤海省的各大商场里买衣服和买布料、纺织品的人数倒是少了很多,但市场上纺织品的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是在以每天至少20的速度在打滚上涨。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