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尴尬的是,上飞在技术普查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如人意。
想想也知道,上飞如果有什么真本事,也不至于搞个麦道82的组装,最后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竟然比美国的造价还高?
麦道这批业务如果交给西飞来做,是断然不会做的这么难看的。不仅是成本不过关,甚至还差点拿不到飞行资格。生产的飞机只能有民航不情不愿的消化了,最后项目做完一无所获,连麦道82的全套图纸都不知所踪。
归根究底,上飞的心思就没放在这个上面。就说上飞自己的业务骨干,后来上了纪录片《大国工匠》的胡双钱。这么个真正干活的人,在三十平的小房子里一住就是三十年。到了2015年才贷款换了个70平的住宅。
而这段时间里上飞搞房地产赚的盆满钵满,难道不能给业务骨干提点待遇?这种纪录片拍出来,真不知道是要夸人还是要骂人了。当然,或许这上飞看来,造飞机的也算业务骨干?
飞机业务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让上飞拿地的时候更加冠冕堂皇一些吧。
上飞搞飞机生产,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更加是态度问题。
而西飞这批业务骨干到了上飞稍一了解,当即心理就凉了半截。
“国政,在这呢。”
龚国政身后的走廊里响起开门的声音,一个粗壮的中年人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龚国政回过头来,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老吕,房间里太闷,出来透口气。”
吕春秋是西飞为波音代工747尾翼的车间主任,手上的绝活厂里谁不得竖个大拇指。然而眼看着年已经过完,他却没有出现在西飞的生产车间里,而是在这片风景如画的沙滩虚度光阴。
吕春秋拍了拍龚国政的肩膀,安慰他道:“别想的太多了,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不是咱们的责任。”
“哎……”
龚国政长出一口气,忐忑的说道:“可是把矛盾激化到这个程度,对事情的发展真不知道会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