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中国人的订单?麦道如果和波音合并了,中国人还有选择的余地吗?左右都是烂在锅里的肉,扔给航空业的希望波音不是对美国更加有利吗?
怀着这样的想法,麦道内部对于波音表现出的收购意向,就绝对不能说是铁板一块了。
正相反,怀着对中国人干涉麦道这样美国大企业的反感,很有些人支持波音收购麦道这一方案。
毕竟相较于麦道被格鲁曼收购,可以预见美国的航空制造业主动权将丧失相当一部分,被一贯看不起的中国人所掌握。而波音一旦拿下麦道,则美国人在航空领域的优势,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
主动权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性。
波音虽然不能明着宣扬“zhongguo威胁论”,但并不影响它借此去炒作一些概念,获得业内和投资者、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资金支持。
当波音打出保卫美国在航空制造业权力的大旗,明里暗里的各种支持就多了起来。
麦道内部的股东们也不都是活在真空里,除了麦道的股份,谁家里还没有点其他的生意和其他企业的股份?更别说一些投资机构,决策往往更要受到行业大背景的影响。
波音凭借自身高涨的股价,短时间内对麦道的收购就有了相当的进展。一些麦道的小股东,欢天喜地的用自己手里的麦道股份,换取了溢价50%到100%的波音股份。摇身一变,从岌岌可危的麦道这艘破船跳到了如日中天的波音这艘航空母舰上面。
有了开始的几个良好示范,紧接着波音又拿下了数个更大的投资者股份。波音持有的麦道股份,迅速的突破了10%这个界限,对格鲁曼收购麦道造成了真正的威胁。
波音的突然入场,显然给格鲁曼和麦道之间的收购平添了一大片阴影,而实际上波音自身付出的代价却并不很大。
虽然要溢价收购麦道小股东手里的股份,但这段时间波音股份的上涨也为投资者平添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