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集团做靠山,空客公司在欧洲是拥有着普遍影响力的。自打波音露出要收购麦道的企图,空客上下就已经警觉了起来,保持着对事态进展的密切关注。
但是让空客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差异的是,自己这边还没用力,忽然欧洲舆论就开始普遍对波音收购麦道关注了起来。
说起来波音也是有点冤,在对外宣传上波音不可能否认自己对麦道的收购企图。虽然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其对麦道的收购计划只是为了破坏格鲁曼对麦道的收入,进而将中方的百亿美元订单揽入怀中。
要说波音有没有收购麦道的心?那当然是有的!波音也知道收购麦道对它意味着什么,怎么可能会没有这个想法。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没有胡总开挂的波音,可没有一次拿出上百亿美元的能力,收购麦道力不从心。
1991年的麦道此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波音想迎娶麦道,是凑不出这笔彩礼钱的。只有在麦道竞标atf战机失败,未来集团业务无以为继的时候,波音才能乘虚而入。
另一个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1996年atf战机项目已经确定波音中标。这时候波音收购麦道,是有五角大楼极力推动的。当时的国防部长威廉佩里认为一个垄断的波音对军力提升更加重要,于是支持了波音并购麦道。
为此美国官方出面,对欧洲各国担心波音垄断的声音进行压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换,以摆平欧洲的反对声音。在这些利益交换条件里,甚至还包括了允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收购一部分麦道军用技术的要求。
在这一系列的特殊背景之下,麦道这才终于被波音揽入怀中。
而在1991年呢?麦道如今还是atf计划的竞标方之一,而波音的大恩主威廉佩里还没有登上国防部长的宝座,波音手里的小钱钱更是捉襟见肘。
面对格鲁曼的横刀夺爱,波音此时也只能是定下了一个最低的期望。拿下麦道30的股份,联合其内部对格鲁曼不满意的股东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