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章 上飞的技术普查(第6/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这些生产技术在道格拉斯看来,都是相当先进并且振聋发聩的开拓性技术。在中国这个貌似落后的国家里,无疑并非是高科技的荒漠。而实际上胡文海这些年对中国电子产业的催生,也导致了国内对信息化应用的快速进步。

    与新科集团有着全面合作关系的西飞,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利用电子技术构建新型管理和生产模式的探索中,得到了新科科学院的全力支持。

    很多信息化的理念甚至是胡文海亲自作出的规划,西飞在这些信息化技术的验证上,甚至走在了新科集团自有工厂的前面。

    新科科学院这几年在信息化上取得的成果太多了,新科工厂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在自家推广开。像西飞这样的合作伙伴获得一些技术输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龚国政的新舟60项目虽然设计能力仍然显得稚嫩,却更加让道格拉斯振奋起精神来。在商业性的设计上,新舟60还无法与麦道等国际商用飞机制造商相比。但单纯从系统集成的能力来看,中国设计人员的水平也未必比麦道差上多少。

    这些新舟60的设计师们,分明就是一片尚未雕琢的璞玉!

    道格拉斯在墙角的位置上这么一坐,晃眼间一天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对上飞的技术审议只完成了大概十分之一,但就是这十分之一,已经让他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苟观今天也颇为兴奋,在技术普查中龚国政、吕春秋等人一点折扣都没有打。对技术和资料的解释尽心尽力,可以想见普查小组一定能够得出一个对上飞非常有利的结论。

    至于说坐在一旁的常畅,则完美的充当了小透明的背景。虽然西飞的人频频对他行以注目礼,但常畅今天却是一言未发。

    对常畅的这番表现,苟观心中别提多得意了。任你功劳盖天,还不是得在“大局”面前弯腰?

    等到普查过后,常畅的利用价值就彻底消失了。到时候他永远也别想东山再起,等着从委员会里熬到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