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李向阳”,是以打“空中游击战”为指导思想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但也正因如此,它的缺点非常明显,最终导致了这一型号并没有进入空军的装备序列。
它有什么缺点呢?由于重量限制和机头进气,这种飞机只有两门航炮和两发空空格斗弹,没有雷达火控,而且为了得到大推重比,它的起飞重量只有区区四吨半,最大航程相当感人。
如果说米格29要被人称之为机场保卫者,那么歼12大概可以被称之为跑道保卫者了。
那么歼十如果采用1493雷达,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就是雷达直径增大,增加了多少呢?十号工程原定雷达是1473雷达,直径700,对3平方米目标发现距离是120公里。而空军提出的更换目标1493雷达直径是930,对3平方米目标发现距离是150公里。
别看直径只增大了230,但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Πr2的计算公式里,r作为半径是以平方方式计算的。也就是说,虽然只增加了230,但整个机头的截面就要增加将近一倍。
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动力主要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而高速运动的战斗机,一旦机头迎风面积增加了一倍,其对动力的需求又何止是增加了一倍?
单纯放大机头截面积,最终必然导致歼十的设计性能退化成与歼12相似的“跑道保卫者”。如果在航程和航速指标上大幅倒退,十号很可能会失去它的存在意义。
r35让十号的动力脱胎换骨,可也让空军方面对十号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推力增大之后,是否可以支持更大的机头截面?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电力供应雷达?过去如果采用wp15,各方面数据能够维持原案就很不容易了,自然是没有换雷达的可能。然而胡文海“倒腾”回来了r35,指标上又多了一些富裕的空间。
可性能再怎么富裕,也绝对没到能给单发轻型机配重型机雷达的地步。
胡文海不由气愤道:“空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