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图曼斯基重聚计划(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国防体系里才会有足够的战场定位空间。不,或者说,十号完全可以代替SU27和熊猫,单独完成国土防空的任务了。”

    “咦?”胡文海眼前一亮,皱眉沉思起来。

    “宋总的想法,是……是要让十号,独自完成国土防空任务?以十号单发‘轻型机’的成本,相对廉价的国土防空机定位,完全可以极大压缩国内双发重型机的部署数量啊!”

    宋文骢这个想法真是大胆,就连胡文海也有些惊叹他的思路了。既然高低搭配搞不上了,那干脆就把SU27和熊猫,从国土防空的定位上挤出去。中国的国土面积这么大,肯定需要大量的防空机群。十号如果能够以相差不大的性能替代国内部署的昂贵重型机,这个需求可就太大了!

    在采用1493雷达,更换新的涡扇发动机之后,十号的后勤保障体系与SU27和熊猫也会出现大量重叠,能够极大的减少三款三代机对后勤的压力。SU27和熊猫完全可以专心对海和舔地,反过来要给十号打下手了。

    而且如果十号的15吨级涡扇发动机得到解决,以后说不定还能一发配三机。十号、十一和编号歼十四的熊猫,全都可以采用这款发动机。

    有了大推力发动机,熊猫反舰挂载的压力也就没有了,正可以补充飞豹下马之后海军反舰的空缺。

    “只是这么一来,十号就要全面放大。更换省油的涡扇,增加内油和起飞重量,所以问题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原点,发动机问题。”

    “是啊。”胡文海点头,叹气道:“这么一来,R35的性能是绝对不够了。要解决新十号的发动机问题,江总和刘老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R35的技术是有挖掘潜力的,从头再搞一款15吨军推,这在时间和成本上都不能接受。我们可以考虑在R35的基础上,设计一款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但是现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R35的内流场设计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要改它的任何一点设计,都是风险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听到这里,胡文海当即点下了头,若有所思的哼了一声:“这是毛子的老毛病了。”

    刘大响摇头苦笑:“是啊,苏联工程设计大量使用经验公式,这次可是把我们给坑苦咯!”

    苏联的数学水平举世皆知,在工程设计方面往往有让人惊艳的创造性成果。然而有些时候设计的东西拿过来问他们,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这么设计?

    毛子的回答,往往就要抓瞎了。只要这么设计效果就会好,为什么会好?这个容我再研究、研究……

    经验公式,试错试出来的。然后用数学工具将规律总结出来形成公式,公式背后的对应原理那就以后再说吧。而这些经验公式,往往是不会出现在设计文献上的。否则看文献的人刨根究底,设计师回答不上来不是太尴尬了?

    这对于苏联研究院所的总师负责体制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总师往往能支撑起一个设计局,后续型号的开发也不需要假他人之手。只要总师心里有准,经验公式一样是很好用的。苏联科研系统师徒传承不绝,这样的体系并不是什么弊端。

    只是一旦设计局黄了摊子,这一系的传承就算是断了。其他方面想改这个设计,往往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设计说明上没有公式,公式都在设计人员自己的笔记本上呢。

    江和甫深吸一口气,恳切的对胡文海说道:“要想能够着手开发R35的涡扇发动机版本,我们需要图曼斯基设计局科研人员的帮助。”

    “图局,图局现在早就散了啊!”胡文海露出为难的神色来,说道:“图局现在已经合并到苏联的联盟发动机联合体,R35的设计人员恐怕早就已经各奔东西。要想将人重新集合回来,哪有这么容易……”

    图曼斯基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去世了,而毛子设计局的体系严重依赖总师。一旦总师去世,或者和上层关系发生变化,设计局的命运就会天翻地覆。图曼斯基去世之后,图曼斯基设计局就被合并到了联盟发动机联合体,经过这十几年时间的变迁,要找回R35的原班设计人马,这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江和甫期盼的目光有些暗淡,失望的低下了头:“是啊,这确实不太容易。”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胡文海摸着下巴,片刻说道:“一般来说,像发动机设计师这种关键人才,出国或者接触什么人都会受到控制的。别说想要找来替咱们设计发动机,就是见一面或者获得名单都是很难的事情。然而在某些时候、某些时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