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图曼斯基重聚计划(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啊。”胡文海点头,叹气道:“这么一来,R35的性能是绝对不够了。要解决新十号的发动机问题,江总和刘老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R35的技术是有挖掘潜力的,从头再搞一款15吨军推,这在时间和成本上都不能接受。我们可以考虑在R35的基础上,设计一款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但是现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R35的内流场设计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要改它的任何一点设计,都是风险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听到这里,胡文海当即点下了头,若有所思的哼了一声:“这是毛子的老毛病了。”

    刘大响摇头苦笑:“是啊,苏联工程设计大量使用经验公式,这次可是把我们给坑苦咯!”

    苏联的数学水平举世皆知,在工程设计方面往往有让人惊艳的创造性成果。然而有些时候设计的东西拿过来问他们,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这么设计?

    毛子的回答,往往就要抓瞎了。只要这么设计效果就会好,为什么会好?这个容我再研究、研究……

    经验公式,试错试出来的。然后用数学工具将规律总结出来形成公式,公式背后的对应原理那就以后再说吧。而这些经验公式,往往是不会出现在设计文献上的。否则看文献的人刨根究底,设计师回答不上来不是太尴尬了?

    这对于苏联研究院所的总师负责体制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总师往往能支撑起一个设计局,后续型号的开发也不需要假他人之手。只要总师心里有准,经验公式一样是很好用的。苏联科研系统师徒传承不绝,这样的体系并不是什么弊端。

    只是一旦设计局黄了摊子,这一系的传承就算是断了。其他方面想改这个设计,往往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设计说明上没有公式,公式都在设计人员自己的笔记本上呢。

    江和甫深吸一口气,恳切的对胡文海说道:“要想能够着手开发R35的涡扇发动机版本,我们需要图曼斯基设计局科研人员的帮助。”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