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重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八章 老刘的三国杀(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9亿欧元的技术转让费,结果最后签字的时候只剩下了8000万欧元……

    阿尔斯通和庞巴迪、川崎重工,结结实实的陪着老刘演了好一出双簧。

    然而这些在新世纪中国才练成的“绝世武功”放到九十年代,大家都还有些懵懂。只有胡文海意识到了,在组建中航发集团之后,航发领域市场换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两千台航空发动机的需求,我们现在有三个选择。MD82采用了普惠的JT8D发动机,但是GE也为中国提供过CFM56发动机的资料。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嘛,自然不必多说,卖的比美国企业可干净多了。由此可见,这三家航空发动机企业对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视的。”

    胡文海沉声说道:“我认为利用这种重视,在中航发集团成立之后,完全可以要求他们将发动机的生产技术向国内转移。就我对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了解,说服他们向国内转让技术并不难,甚至将我们的工程师派往英国,在罗尔斯罗伊斯的工厂和实验室实习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利益足够,罗尔斯罗伊斯现在的处境已经没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了。”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MD82的这种合作方式,前期可以向民航整机交付,但多少比例之下必须在中国国内组装,多少比例之下的配件必须在中国国内采购,最后通过这两千台发动机的订单,让中航发集团彻底掌握商用飞机发动机的生产技术。”

    “而通过建立中国技术开发中心,向英国派遣实习生、交流学者,举办培训课程,甚至是某些不能说的渠道,用十年时间也足够培养起我们自己的科研团队了吧?”

    说到这里,胡文海转头看向常畅,说道:“常总,商飞不会满足于只是替代GM公司组装飞机吧?通过对麦道飞机的组装促成国内航空配件产业链的形成,我们最终还是要生产我们自己设计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客机。到时候我们商飞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只会是比现在更加强大。”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航空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