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沉声道:“这是两个压缩算法,第一个是基于DCT变换的图像算法,采用行程长度编码和霍夫曼编码进行压缩。第二个是文件压缩算法,采用可变大字典技术,要达到对图像文件30%到70%的压缩比。”
“这是要应用到光学遥感卫星上的?”倪光南很快就意识到,胡文海开发这两个技术的目的。
“是,对卫星图像进行压缩之后,传输压力能减小到源文件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目的,在掌握图像压缩技术之后,电子研究院还要继续推进,我们的目标是视频压缩技术,以及基于这种技术开发的视频解码芯片。”
都说在航天技术上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带来一百倍的回报,别的项目胡文海不知道,但在这个“农业普查卫星”的项目技术开发上投入的每一分钱,显然绝不止是一百倍的回报。
CCD技术开发的数码相机不说,光是图像压缩技术的市场前景就不知道会有多大。VCD解码芯片,未来的DVD视频,蓝光编码标准,这应该算是他之前忽略的一块市场。
胡文海需要关注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到了这时候才把视频编码这块想起来。不论是VCD还是DVD、蓝光,这些技术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归根结底,都是半导体激光器材料的问题。
VCD是780纳米波长,DVD是650纳米波长,而蓝光则是405纳米波长。这些半导体激光未来应用范围相当的广阔,光存储、光通信、光陀螺和光打印,都会对半导体激光有需求,甚至是在光刻机上面也一样有大量应用。
像蓝光半导体激光采用的砷化镓-镓铝砷分布反馈激光器,只要加工制程跟上了,胡文海拿出这个技术一点压力也没有。反观索滔天在蓝光技术上的巨大投入,未来的影音市场和光盘存储市场恐怕只能是拱手相送的局面。
不,或者应该说,索滔天在光盘存储领域,根本没有能够坚持到蓝光技术阶段的可能。
数码相机,VCD播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