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只是刮下一丁点的油水来,都足够远东部分吃饱的了。
渤海省九十年代初的人口是四千多万,单是一个盛京的人口就差不多和苏联整个远东的人口规模相当。
中苏两国的大规模贸易,轻而易举的将远东经济拉动了起来。
水涨船高,近水楼台的太平洋舰队一改前些年的穷酸模样,早就抖了起来。凭借早年打下的关系网,以军事物资的名义每次出海都会多出一些的“物资”,让太平洋舰队上下如今日子过的不要太舒服。
而只会卖情怀的叶利钦空口白牙的许诺,在太平洋舰队的军官团看来,就未免太不可靠了。
像这样的老板放到三十年后,早就被见多了的员工们打死了。也就是还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苏联人,会被叶利钦这一套打动。而兜里钱多了的太平洋舰队,自然就不是那么好糊弄了。
好在太平洋舰队远在千里之外,他们并不是苏联政治版图上的决定性力量。叶利钦在尝试过之后,权衡了收买太平洋舰队的性价比之后,果断的放弃了。
至于说近卫55海军陆战师,这支“海陆双头鹰”的王牌部队,当然是早就已经被喂饱了。
说起来,近卫55师的组建和中国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苏关系紧张的那个年代,按照苏军的作战预案,一旦双方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近卫55师将会立刻通过海路出现在渤海湾的绣城海滩上。
为了达成这个部署,太平洋舰队在1968年将最初的一个陆战团扩编成了今天的55近卫师。
也就是说,近卫55师的组建,其使命就是向绣城发起进攻。
不过时至今日,恐怕保卫绣城决心最大的军队里,不可避免的同样会有这么一支部队了。
谁敢破坏远东地区和东北团结稳定的大局,谁就是近卫55师、谁就是太平洋舰队不共戴天的敌人!
正如马卡洛夫所说,进攻白宫并不是那么迫切的想要将叶利钦抓住,不过是“打个招呼”而已。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