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许身亡,五千兵马折损殆尽,我等须要再去募兵。”
曹洪道:“我等可去丹阳,丹杨太守周泰明与小弟相熟,可去寻他相助募兵。”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也,如此我等便尽快收拾,去丹阳。”
曹操赞同了曹洪的建议,又叹道:“天下大乱,不过两年之间,吾已募兵三回,尚记得去年四月,先帝尚在,大将军与蹇硕争,谴本初与吾赴兖、徐募兵,还有一人自雒阳相从,其人姓刘名备字玄德,师从卢尚书,颇有雄才,实人杰也,其从者关羽、张飞二人,更有万夫不当之勇,惜乎在中途失散……”
……
颍川郡是豫州八郡国之一,因境内横贯的颍水而得名,治所在阳翟县,曾是夏王朝的建都之地,处中原腹地,四通八达,人口接近一百五十万,超过了包括雒阳在内的整个河南尹。
四通八达,易于繁华,却也是四战之地,而颍川更是无险可守。
西北的阳城靠近嵩山,由雒阳八关之一的轩辕关直通雒阳,但关防在雒阳一方,由董卓掌控,对于颍川而言处于被动防守局面。
北面的阳翟、长社两县出境则有河南尹密县,直通荥阳,总算密县小而固,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其余方向则是一片平坦,还在东北方向是酸枣驻军,南面是袁术的鲁阳驻军,东面也没有大敌。
关东诸侯起兵后,颍川有两路诸侯,一路便是豫州刺史孔伷,曾参与酸枣会盟,驻兵颍川北部的阳翟、长社以及河南尹的密县之间,尤其是借助密县小而固的地形,防范从荥阳方向的敌人来攻。
另一路则是颍川太守李旻,起兵稍晚,没有参与盟誓,驻兵在颍川西北角的阳城,直面轩辕关,与董卓兵隔着嵩山深涧对峙。
此时,正是黎明时分,天色刚蒙蒙亮,一支兵马在颍川境内穿行,大约四千人,衣着依旧是曹鲍溃兵的装束。
这支人马自然就是张辽的兵马,他正是从颍川东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