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召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辽之亡,为时不远也。”

    曹豹拱了拱手:“如此倒要恭贺袁公路了。”

    那人尚不知袁术已死于汝阴,笑道:“张辽之死,于吾主有利,于温侯亦有利也,从此不必在依附张辽,可自谋大事。”

    曹豹眯起了眼睛:“此事断不可让温侯知晓,否则一旦张辽不死,我等必招大祸,血流千里也不为过!”

    那人嘿嘿一笑:“曹兄勿忧,天网已就,除非张辽不顾念兄弟之情,有插翅之能,否则必死无疑!”

    ……

    豫州汝南郡,在汝阴城破、袁术自杀的第二日,张辽集中兵力在汝阴县境南部阻击来自寿春的袁术援军。

    据暗影传来的消息,寿春城来援的是纪灵和陆勉两大将,领五万兵马,留下张勋带着两万人镇守寿春。

    唯有庐江太守刘勋,以孙策虎视庐江为由,拒不援救。

    五万对五万,张辽还有留下一些兵力看守俘虏和汝阴城,从兵力上看还要稍微弱一些,但张辽行的是精兵之道,便是四万对五万,也绝对有压倒性的优势。

    选择战场的主动权在张辽,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峡谷要道之处,这一段也没有这样的地形,他直接选了一片开阔地,利于大规模作战。

    烈日炎炎经天,兵马如龙行地,当太阳位于中天之时,大战在这一片开阔地轰然展开。

    纪灵与陆勉在救援前猜到了张辽是围点打援之计,但是他们一路小心翼翼防范,尤其是在狭窄地段更是慎之又慎,却没有想到张辽会直接在一片开阔地与他们会战,所以依旧被张辽打了个措手不及。

    急行军的阵型来不及调整,只能仓促分为两路迎战。

    这是张辽在豫州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作战需要奇兵制胜,但也需要战场正面对阵来磨砺士兵的阵战与杀气。

    张辽直接将兵马分作三路,黄忠左路,臧霸右路,许褚中路。

    中路迅速突进,犹如长虹贯日。

    左右猛烈夹击,宛若双龙绞柱。

    战鼓之声,震天吼声,平地乍起风雷,杀气直贯日月!

    张辽在中军高地观看战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一方兵强马壮,以逸待劳,蓄势已久,一方战力偏弱,急行至此,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没有出乎张辽的预料,战斗刚开始不久,就呈一面倒的局势。

    袁术麾下缺乏人才,四大天王的名头叫的响,但在诸侯麾下的一线将领中算是最弱的。

    陆勉的中军几乎是被臧霸一举拿下,纪灵稍强一些,但是面对正值壮年的黄忠也是相形见绌,首尾难顾。

    许褚当中一冲,更是一条血路铺开,当者披靡。

    诸葛亮和郭淮跟随张辽在中军查看战场,见此局面,诸葛亮道:“此战已定,寿春只在彀中,师父当思雒阳之事矣。”

    张辽点了点头,一挥手,中军鼓声顿变,而后众将士齐声大吼:“汝阴城破,袁术已死,投降!投降!”

    张辽惯用打击军心之计,此番这计策却是诸葛亮和郭淮听了张辽讲课之后所出,此时数万将士齐声大吼袁术已死,令本就落了下风的纪灵和陆勉兵马更是士气低落,开始大举溃散。

    与此同时,战场远处山林中又出现无数旌旗,无数的人影在涌动,在大吼:“袁术已死,投降!投降!”

    这些呐喊的人影却都是汝阴城一战的袁术俘虏,被押过来助威。

    纪灵与陆勉兵马却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他们看到四面无数人影,无不绝望,不少人开始放下兵器,放弃抵抗。

    至此战场再也没有悬念。

    张辽看着战场上的一幕幕,思绪却不在这里,而是如诸葛亮所说,在雒阳。

    雒阳之事,他纵然交给李儒和荀彧,却也不可能完全放下,此时豫州战场大局已定,他就该思索如何处置雒阳之事了。

    雒阳局面发展到如今态势,他也是无可奈何。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可以让你拥有至高的地位,可以让你做很多事,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但同时也会让你身处风口浪尖,时刻面临无数的算计和陷害。

    可以一世风光,但一朝落魄,就是万丈深渊。

    而且这更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只有向前,没有退路,正如历史上的曹操和司马懿一样,到了他们那个地位,明里暗里争斗无数,不再进一步的下场就是毁灭,除非甘愿俯首就戮,身死族灭,否则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而自己呢。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