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是不争的事实,肯定在双方心中留下一根刺。
只要娶了张宁,这个障碍就能消失,日后楚河吞并黄巾军也容易许多。
更别说,两世为人的张角,对人心揣摩无比透彻,另外还付出了楚河难以拒绝的利益。
黄巾军位于秦州东北部的大片领地,还有宝州西南侧的都灵郡作为嫁妆,只要楚河同意,天水郡的地盘就能延伸到秦州东北和宝州之地,将如今占据的南疆之地练成一块,领地甚至能扩张两倍之巨!
第二份嫁妆同意是楚河无法拒绝的,是一千名炼丹方士。
张角知道,楚河是钢铁为命根子,就算他送给楚河铁匠,楚河也绝不会接受,免得张角设法套取炼钢秘密,但炼丹方士就不一样了。
丹药绝对是常定军的极大缺陷之一,楚河炼制金钟罩丹方,很多地方都需要亲力亲为,其他灵丹的炼制数量更是极低,必须从南蛮军等手中获得。
丹药是精锐兵将提升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可缺少,楚河起步较晚,这等人才早被反蜀联军搜刮一空,少数的炼丹方士还是前定妖军的人和江乌村人。
现在常定军丹药就显得有些缺乏,更别说日后兵力增加,地盘扩大,丹药需求的缺口更大。
张角的这一千方士可算是雪中送炭,只要能收服为自己所用,就能极大的减少常定军对丹药需求的压力。
张角的阳谋,让楚河难以拒绝。
但黄巾军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所求的当然也是无比惊人,和楚河付出的聘礼不成正比,定然另有图谋。
任楚河怎么想,都不会料到张角猜出他懂晓道德经这九品功法,是冲着道德经而来的。
唯一知道道德经的,只有武媚儿,要不是道德经,武媚儿也不可能在十二三岁就成为五品大学士。
这也是武媚儿和孟青桐相争的最大底气,要不是楚河视她为自家人,又怎么可能将道德经传授与她。
连郑玄这个国士都震惊于武媚儿的资质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