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镇守虎牙岭。
在通天河战场这边有楚河的潜渊卫,姜维的磐石卫、玄铁卫,武石柱的南山卫,甘宁麾下的龙血卫。
哪怕楚河定位为打酱油,也绝对是常定军最大的战场和最强的力量,足足集合了五卫的兵力。
掸国,盘越那边,力量也是不弱,老四卫中的青木卫,项熊的江乌卫,都是经历了平山坡一战的精锐,足足有三万大军和两万多的随军民壮。
秦胜男的平海卫也尽数出海了,目标是回龙湾的雷霆海龙。
雷霆海龙事关金钟罩四品丹方,绝对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楚河示意邓子滔从雍闿手中尽量取得战舰,便是为了方便平海卫在回龙湾捕获雷霆海龙。
绝云卫,则是需要镇守绝云岭,虽然没有多少战斗压力,但清理山匪,防止一些不长眼的蛮族入侵,收拢民众,开挖矿产,任务同样不轻。
精兵策略虽然能极大的减轻后勤压力,但真正用起来,却是捉衿见肘,尤其是常定军如今三线开战,区区十来万人马,还是显得太少了。
天水郡三四百万治民,尤其是常定军以前俘虏的黄巾军、永州军战俘,迁徙到天水郡的青壮,从南蛮军购买的战俘,皆是青壮为主,使得天水郡人口结构极佳,真的要极限征兵,组建出三十万军队绝不成问题。
只不过,如此极限征兵,绝对会影响天水郡的各种基础建设,米粮的产量,还有第一第二第三兵工厂的生产,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楚河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尤其是兵工厂,别看直接在兵工厂工作的工人只有一万不到,但间接为兵工厂服务的,绝对超过二十万人,单是在各地开采铁矿、煤矿的就超过十万之数。
要不然楚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如此多的兵甲来装备军队,甚至还能出售给其他反蜀军队。
可以说,天水郡这三百万人,没有一个人是多余了,任何一个人都在替常定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保证天水郡和常定军的健康发展。
天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