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玄幻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71、第一次重量级会议(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起返回了清河村。

    知道楚河回来,整条清河村都震动了。

    常定乡能保持安稳,清河村更发家致富,靠的就是楚河。

    楚河的钢兵贸易,给清河村带来的极大的财富。

    随着情况的恶化,钢兵的售价也是越来越高。

    那些士族大户,在这个时候可不会让他们的银子藏在地窖里长霉,换成钢兵这样的硬通货,一来可以提升武力,保护性命财产,而来也是方便携带,好跑路离开大同县甚至是离开天水郡。

    一柄精良的钢刀钢剑,就可以卖一千两银子,拿到外面去也不会亏什么钱,只有十来斤的钢刀钢剑,比一千两银子容易携带多了。

    清河村也不缺粮食,楚镇海按照楚河的吩咐,将田地都集中起来耕作,效率更高,使用深耕技术,采用精良农具,灌溉施肥,产量也比以前高得多,单单是清河村自己的出产,就能满足两三个清河村的需要。

    另外的养殖业,潜渊卫的日常狩猎训练,也能给清河村带来充足的肉食。

    当然,单单是清河村出产的粮食,是不可能供应楚石楚木和楚渊、楚黑子招揽的兵马,清河村真正的粮食大头,是来自大同县的地主富户粮商等。

    他们的粮食不容易带走,带着大批粮食上路,被那些饿疯的流民见到,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因此不得不降价售卖给清河村。

    这些地主富户存储的粮食数量惊人,大半都转移到清河村,清河村现在的粮食绝对称得上堆积如山。

    楚河回到村里的时候,发现村外有一大群衣衫褴褛的难民,怕没有两三千人之多,村口支了几口大铁锅,正不断的熬粥分派给难民,数十个披坚执锐的潜渊卫战士,负责监视和维持难民的秩序。

    在十几个潜渊卫的簇拥下,在两三千流民的注视下,楚河说得上是气势浩荡的走入了村里。

    随后更多的村民接到消息,神情激动兴奋的围了过来,和楚河相熟的,更是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询问楚河在秦州的情况。

    楚河看到清河村的情况,心中多少有些欣慰,不枉自己设法给他们谋取生路,组建潜渊卫帮他们守护身家性命,村民是知恩图报的,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好。

    短短时间,楚河发现自己的气运大涨,已经翻了一倍,接近三百之数。

    在汹涌而来的村民之中,楚河发现了许多陌生面孔,村里各处空地,也建起了一排排军营结构的木石房屋,显然有许多外村人迁入了清河村。

    常定乡十八村同气连枝,而常定乡又与武清乡等关系错综复杂,其他乡的人活不下去,自是会投靠安稳的常定乡,清河村不少外嫁女子,亲人遍布大同县各乡,清河村人口大增也是正常。

    好不容易才摆脱了热情无比的村民,把武媚儿送回了武家,武石柱并不在家,楚河略微跟柳凤茹解释了一下带武媚儿回来的原因,随后就回到楚家大宅。

    楚家只有母亲赵沐秋在,赵沐秋见到楚河,马上就两眼发红,上下的打量了楚河一下,将楚河搂在怀中,许久都不舍得放手。

    楚河接受完母亲的盘问,没休息多久,接到消息的清河村各个重要人员,都先后的到了楚家大宅之中。

    就算楚河离开了清河村,他也是不容置疑的清河村主心骨。

    现在清河村的情况越来越好,但外面情况不断恶化,诸人心中多少是有些不安稳的,只能按照楚河预先的规划慢慢的发展,壮大自身。

    他们并不知道外面具体的情况,只知道黄巾军越来越势大,除了大同县之外,已经彻底的攻占了整个天水郡,只是不知因何没有进攻大同县而已。

    哪怕现在清河村的潜渊卫,已经滚雪球一样滚到一千人,但大部分都是这两个月才加入的,只经过简单的军姿和负重跑等训练,连刺枪都没有练熟,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其实就是两三百人。

    对付流民还好,若是遇到黄巾军强匪,怕是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楚河刚刚从秦州城回来,对外面的情况自是比他们清楚。

    楚全、姜维、楚武、楚双、楚千重、武石柱等负责人,还有几个潜渊卫的队长等,快速的到了楚河家中,询问楚河有关的情况,还有清河村以后的计划。

    连带楚镇海爷爷都到了楚河家里。

    楚家男丁,就只有楚文和楚大宝没有出现。

    楚河只是让父母招呼过众人,倒不急着询问情况,等最后自持身份的爷爷都来了,楚河才将众人都叫到大堂之上,目光威严的扫过众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