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玄幻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5、惊人战获(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管了这座山城。

    许定和黄巾道人则是不见踪迹,估计是趁着大军战斗的时候,已经遁走出城了。

    凤来县官衙的官吏,却是无法离开城池,皆是被楚河控制起来。

    他们既然在黄巾余孽这边做事,自是没有什么忠君节操可言,更何况在他们眼中,常定乡还算是蜀国的兵马,根本不用威迫利诱,就全部投诚。

    有这些官吏相助,楚河控制全城就轻松了许多,在带路党的帮助下,凤来县的各种库房、粮仓一一落入常定军手中。

    城中居民,也是严禁外出,皆是留在家中,只不过处处都可见到惊惧的目光从门缝、窗棂往外看。

    当初的黄巾军进城,三日不封刀,给凤来县百姓带来了无比惨烈的血腥杀戮,不知道多少百姓被黄巾余孽所杀,不知多少妇女遭到祸害。

    近十万人口的凤来县,等黄巾军大部队离去,不足一半活下来,都是妇孺孩子居多,如今城里的居民,大半是从外面迁进来的。

    这些城民也想不到,还没有安稳几天时日,就听得有大军攻城,民壮之所以加入守城战,帮助黄巾军运送守城器械物品,除了受黄巾军驱使之外,其实也是怕城池再一次被攻破,屠城的悲剧再一次重演。

    让城民想不到的是,这些攻占了凤来县的兵马,竟然对普通民众秋毫无犯,并没有出现入室抢掠,****妇女的情况。

    最后得知这些兵马来自常定乡,凤来县的百姓这才安心下来。

    常定乡楚河仁义之名,便是凤来县的百姓都听过,大批聚集到常定乡的流民,都被楚河安顿下来,以自家财力养活十万流民。

    不少流民甚至暗中回到了凤来县,混入城中,意图把亲近之人带到常定乡。

    如此仁义的楚河,自是不会纵容兵马胡乱杀戮。

    楚河这个时候,已经与众将领聚集在凤来县官衙之内,掌控全局,听取各种汇报。

    攻城战轻松容易,六千常定军,阵亡的是个位数,其中三个还是越过护城河的时候不小心失足摔落护城河溺亡的,伤者不过区区百人,潜渊卫更是无一人伤亡。

    黄巾军这边,死伤的超过一千,降兵三千余,如此战损比例,便是连焦勇和顾高两个定妖军老兵都瞠目结舌,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本来按照他们的估计,凤来县有城池之利,还有一个四品方士镇守其中,常定军就算把凤来县攻下来,怎么也得有百八十的阵亡。

    损失不大,收获却是无比惊人。

    那些书吏递上来的各种物资账本,可知凤来县内,足足有一百八十万石的米粮,常定军控制的几个粮仓,都堆满了粮食。

    另外各等物资,也是不少,诸如兽皮、布帛,木料等等。

    单是铁料,就有两万余斤,运送物资的大车上万,牛马骡子等总算接近两万。另外,银库中存着十余万银子,数千金子,珠宝玉石等也是为数不少,总价值超过三十万银子。

    最让楚河意外的是,城内居然有五百上等的黑彪战马,也不知道黄巾军从哪里找来的。

    兵器库内,还有不少铁刀铁盾和弓箭木枪什么的,只不过这些东西楚河自是不会放在眼内,只能用来武装一下山匪部队,三千潜渊卫现在使用的都是钢兵钢甲。

    黄巾军准备用来运输米粮的车队,自是便宜了楚河。

    等米粮运送完毕,这些骡马耕牛等,也能用作耕作,极大限度的减少了现在常定乡牲畜不足的问题。

    楚河缺乏管理人才,不得不用凤来县的官吏。为了避免这些官吏从中作梗,楚河干脆将他们分为两个部分,各自整理战获物资等,最后两相印证,若是有什么问题,便全员问斩。

    处理这些事情,却比打仗更让楚河头疼,早知道就应该把大伯带过来的。

    楚文当了许久的书吏,这段时间常定乡的各种杂务也是由他负责,多少懂晓这些具体的管理事务。

    事实上,各大郡县,真正做事的也是这些下层的书吏,上面的官员,只负责整体的决策而已。

    正当楚河等忙得焦头烂额,忽然听得亲卫来报,凤来县的士绅代表,到了官衙之外,拜见楚河,并送上劳军物资。

    这些士绅能在黄巾军之下保存地位,自是依附在黄巾军旗下,现在城头变幻大王旗,最担心的反而是这些士绅,秋后算帐可是官府军队的优良传统。

    后来得知来的是常定乡的楚河楚潜渊,常定军纪律严明,只是封存官府的物资,没有进犯他们这些士绅大户,士绅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